[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4530.X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金昌鑫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33/30;B29C45/33;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224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脱模 用于 制备 内部 带通孔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通过左力臂与底座滑动连接,右力臂与底座固定连接,左模具与左力臂固定连接,左模具具有注塑孔,右模具与右力臂固定连接,右模具具有契合口,电机与左模具固定连接,芯轴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棒体的一侧与芯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棒体的另一侧与契合口契合,左模具和右模具均具有两个限位口,四个限位口均位于靠近棒体的一侧,四个气缸两两分布,分别与左模具和右模具固定连接,四个活塞杆分布与四个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四个推动板分布与四个活塞杆另一侧固定连接,解决了注塑模具内的注塑件在成型后脱模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工艺及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以高分子物质为原料,采用注塑方法成型,现有的注塑模具内的注塑件在成型后脱模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旨在解决注塑模具内的注塑件在成型后脱模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包括底座、左力臂、右力臂、左模具、右模具、电机、芯轴、棒体、四个气缸、四个活塞杆和四个推动板,所述底座具有滑槽,所述左力臂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上,所述右力臂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上,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左力臂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右力臂的一侧,所述左模具具有注塑孔,所述右模具与所述右力臂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左力臂的一侧,所述右模具具有契合口,所述电机与所述左模具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左模具内部,所述芯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棒体的一侧与所述芯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棒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契合口契合,所述左模具和所述右模具均具有两个限位口,四个所述限位口均位于靠近所述棒体的一侧,四个所述气缸两两分布,分别与所述左模具和所述右模具固定连接,均位于靠近所述限位口的一侧,四个所述活塞杆分布与四个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推动板分布与四个所述活塞杆另一侧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限位口上。
其中,所述右模具具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位于靠近所述注塑孔的一侧。
其中,所述左模具具有两个定位柱,所述右模具具有两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柱位于靠近所述右模具的一侧,两个所述定位口位于靠近所述左模具的一侧,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契合。
其中,所述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还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所述滑槽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滑槽两侧。
其中,所述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还包括两个定位销,所述底座还具有两个定位口,两个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均位于所述定位口上。
其中,所述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左模具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左模具和所述右模具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脱模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通过所述左力臂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上,所述右力臂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上,所述左模具与所述左力臂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右力臂的一侧,所述左模具具有注塑孔,所述右模具与所述右力臂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左力臂的一侧,所述右模具具有契合口,所述电机与所述左模具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左模具内部,所述芯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棒体的一侧与所述芯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棒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契合口契合,所述左模具和所述右模具均具有两个限位口,四个所述限位口均位于靠近所述棒体的一侧,四个所述气缸两两分布,分别与所述左模具和所述右模具固定连接,均位于靠近所述限位口的一侧,四个所述活塞杆分布与四个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推动板分布与四个所述活塞杆另一侧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限位口上,解决了注塑模具内的注塑件在成型后脱模麻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金昌鑫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射阳金昌鑫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4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