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泵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5242.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龙波;汪明泽;桂建辉;葛杰;庞建;卓成者;杨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地址: | 3175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式泵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泵体,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泵体具有多个部件、需独立开模、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泵体部,位于泵体部外围的泵壳部,所述泵体部和泵壳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泵体部中设置泵腔、与所述泵腔配合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泵体部上还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与所述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配合,用于使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与设置在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中的流量传感器的感应部配合。其效果:将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增压泵的泵体,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增压泵的集成式泵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增压泵包括泵壳,与泵壳配合的泵盖,设置在泵盖和泵壳内的泵体、叶轮和电机。由于泵壳和泵体为独立的部件,需要分别开模,开模和原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多了一道装配工序,相对来说比较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成式泵体,将泵体部和泵壳部集成为一体结构的泵体,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至少减少了一个零部件,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集成式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部,位于泵体部外围的泵壳部,所述泵体部和泵壳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泵体部中设置泵腔、与所述泵腔配合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泵体部上还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与所述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配合,用于使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与设置在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中的流量传感器的感应部配合。将泵体部和泵壳部集成为一体结构的泵体,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至少减少了一个零部件,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为了方便装配,也为了方便开模生产加工,所述泵壳部上设置泵体装配悬挂部,所述泵壳部和泵体装配悬挂部为一体结构。
为了方便通过连接件将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悬挂起来,所述泵体装配悬挂部为凸耳式结构,所述凸耳式结构外凸与所述泵体壳部的外壁,所述凸耳式结构上开设贯穿的连接件穿设孔。
所述泵体部包括一体结构的上壁,所述泵壳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上壁的边沿形成防水装配凸圈,所述上壁与所述泵腔的开口端面相对应,所述泵壳的另一端向所述上壁的后方延伸,在所述上壁的后方形成空腔,所述泵腔的底壁、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容纳在所述空腔中,所述防水装配凸圈用于与泵盖配。所述空腔中设置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泵体和泵壳的强度。
所述上壁上设置连接柱和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使装配有叶轮的电机及泵盖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在所述泵壳的外部具有延伸段。
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设置在上壁上,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泵腔的开口方向一致。
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1、将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2、为了方便装配,也为了方便开模生产加工,所述泵体装配悬挂部为凸耳式结构,所述凸耳式结构外凸于所述泵体壳部的外壁。3、空腔中设置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泵体和泵壳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