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5891.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伟;付兴民;蒋勇;李伟;王玮;赵亚伟;韩军;文洋;孙冀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7 | 分类号: | C02F11/127;C02F11/00;C02F11/04;C02F11/122;C02F11/13;C10B53/00;C10B57/1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赵爽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高级 消化 碳化 耦合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包括:(1)离心脱水;(2)热水解;(3)厌氧消化;(4)板框脱水;(5)造粒;(6)干化;(7)碳化。本发明可用于城镇生活污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土壤改良、载体材料等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工艺条件,解决了各系统单元处理能力的匹配性问题,实现了高效运行、能量自给,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
背景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集中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约50%的COD。污泥是否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置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环节。污泥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系统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污泥热解碳化采用城镇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基活性炭材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
污泥碳化过程包含了污泥干化和碳化两个过程,以降低原料含水率和热解反应,这两个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运行成本高,限制了热解碳化工艺的推广应用。与传统污泥相比,高级厌氧消化污泥颗粒更小,脱水更为困难,需要在污泥中加入了大量高电导率的调理剂,使脱水污泥中的TDS含量过高,不利于污泥的土地利用。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污泥自身的能源供给污泥碳化过程,是推广污泥碳化工程应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和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通过充分挖掘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能力,提供清洁的高品位能源,最大程度实现高级厌氧消化系统和热解碳化耦合系统的能源自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该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包括:
(1)离心脱水:将污泥离心脱水至含水率为80%~85%;
(2)热水解:将步骤(1)所得污泥在热水解单元进行热水解;
(3)厌氧消化:将热水解后的污泥在厌氧消化单元进行厌氧消化并产生沼气,使产物厌氧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45%;
(4)板框脱水:将厌氧消化污泥进行板框脱水,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5%~75%,得到泥饼;
(5)造粒:将泥饼进行造粒或压条,得到污泥颗粒;
(6)干化:在干化单元进行干化处理,干化处理的能源来源于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
其中,干化单元的处理能力≥0.6*热水解单元的处理能力,将造粒后的污泥颗粒采用干化单元中的干化机干燥至含水率为20%~30%,得到干化污泥;
(7)碳化:将干化污泥输送至碳化单元的碳化炉中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污泥碳化产品,其中,碳化单元的处理能力≥0.45*热水解单元的处理能力;
其中,厌氧消化单元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分别供应给热水解单元、干化单元和碳化单元。
根据本发明,上述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工艺可采用现有的厌氧消化与热解碳化耦合系统。本发明中,厌氧消化单元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进入到沼气罐中储存,沼气经管路分别输送至向热水解单元供应热能的沼气锅炉、向干化单元和碳化单元供热的燃烧炉,通过沼气流量控制实现各单元的沼气分配量。与常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准确限定了干化单元的处理能力、热水解单元的处理能力碳化单元的处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热水解单元消耗的沼气量+干化单元消耗的沼气量+碳化单元消耗的沼气量+沼气剩余量≈厌氧消化单元产生的沼气量。其中,沼气剩余量可能为0也可能不为0,即使不为0,但在持续的运行过程中,因热水解单元消耗的沼气量、干化单元消耗的沼气量、碳化单元消耗的沼气量基本没有变化,所以沼气剩余量也为定值,使得剩余沼气可定量用于其他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