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筛网张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5954.8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荀兴高;潘娜娜;刘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润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G01N3/06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桥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翟宝祺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筛网 张力 检测 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聚酯筛网张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两侧设有张紧辊,张紧辊上卡槽内设有夹持机构,以夹持筛网端部,检测台上相对设有光发射器和光接收传感器,用于发射和接收平面光束,检测台顶端凹槽内设有若干个矩形排列的伸缩单元,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其贴合套设的左蜗杆和右蜗杆同步转动,以传动两侧的蜗轮和张紧辊相对转动,以绕卷张紧筛网,以通过压力探测器检测辊轴抵触转孔的侧向压力,随筛网完全展开张紧,以下压全部伸缩单元,以触发计量机构计量蜗轮的转动距离,随部分的伸缩单元穿出破断的筛网,以触发计量机构停止计量及触发电机停转,以实现筛网张力和延伸率检测。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筛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酯筛网张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筛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有必要进行张力检测工序,以保证其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参数指标,现有的张紧测试装置,一般通过夹持筛网两端再直接横移拉拽,直至筛网完全拉断以得出其最大张力的承受值,但为保证张力的稳固准确检测,显然需维持筛网两端的严格紧密牢固夹持以及维持两端的夹持力尽量相同,从而以致在实际操作当中,上述形式的稳固准确检测难度较大,且在张紧检测过程中往往易在夹持端就先出现断裂,以致影响稳定准确的张力检测,另外,筛网实际使用和张紧检测中,往往由于其局部应力或质量问题,因而先出现细微处的局部破断,从而已经影响到筛网后续正常质量的使用产出,而现有的筛网张力检测中,通过直接夹持张紧拉断的方式显然不足以更准确的以及更贴合实际的检测筛网的最大张力承受值,另外,筛网的延伸率作为和其张力检测紧密相关的重要参数指标之一,但现有的筛网张力检测装置往往功能单一且自动化程度有限,还不足以高效、准确的同步检测张力和延伸率指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聚酯筛网张力检测装置,以实现高效、稳定、准确的筛网张力和延伸率同步检测,且利于便捷高效使用检测以及检测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酯筛网张力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检测台上固定有机架;
张紧辊,设于检测台上两侧,张紧辊侧端同轴固定有辊轴,机架两侧固定有辊架,辊架上开设有转孔,辊轴穿设于转孔,且一侧的辊轴贯穿出转孔,并同轴固定有蜗轮,两个张紧辊相对称的一侧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筛网端部;
电机,固定于检测台上一侧;
转轴,同轴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转轴的轴向截面设计为多边形形状,转轴上一端贴合套设有呈中空设计的左蜗杆,另一端贴合套设有呈中空设计的右蜗杆,左蜗杆的螺纹旋向和右蜗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和两侧的蜗轮相啮合;
压力探测器,固定于转孔内侧壁上,用于检测辊轴抵触转孔的侧向压力;
计量机构,设于蜗轮一侧,用于计量蜗轮的转动距离;
光发射器,设于检测台上,用以发射出水平的平面光束;
光接收传感器,设于检测台上相对于光发射器的另一侧,用于接收平面光束,光接收传感器和电机、计量机构相电连接;
凹槽,设于检测台顶端,且位于两侧张紧辊的中间位置,凹槽内设有若干个紧邻矩形排列的伸缩单元,伸缩单元的横截面外径大于筛网的孔径;
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以传动两侧的蜗轮相对转动,以带动张紧辊绕卷张紧筛网,以下压伸缩单元,以使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全部的平面光束,以触发计量机构开始计量,通过部分的伸缩单元上移穿出破断的筛网,以遮挡部分平面光束,以触发计量机构停止计量以及触发电机停转。
优选地,夹持机构包括有电动伸缩杆、夹爪,电动伸缩杆固定于卡槽内,夹爪固定于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通过电动伸缩杆伸出,以可带动夹爪移动抵触卡槽的内侧壁,以夹持筛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润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润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