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纱线捻缩性能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6480.9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华;刘明哲;薛小彬;王金泉;谢书涛;姚帅;高进军;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3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纱线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捻缩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基础,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基础上的第一固定件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基础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待检测纱线的两端,第二固定件通过活动调节与第一固定件之间的检测间距;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专业的测试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检测,一方面检测数据更加精准,另一方面易于推广,实现了标准化的检测过程,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实现了自动控制及数据记录,使得检测过程方便、快捷,保障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捻缩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经过加捻的纱线,特别是加上强捻后,纱线中的纤维产生了扭应力,在纱线张力较小或自由状态下,纱线会发生退捻、扭曲,在后道工序加工使用时,容易产生缩纱(小辫子纱)现象,形成织造疵点或破洞,严重影响布面质量。
蒸纱定形就是利用蒸纱设备,设定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使加捻后的纱线在一定的温湿条件共同作用下,纤维的分子链节的振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使线形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无定形区的分子重新排列,同时水分子渗入纤维长链分子之间,增加大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大分子链段的移动相对比较容易,纤维的驰缓过程加速进行,从而实现捻度的稳定,杜绝下游客户使用时的缩纱及织斜现象发生。
纱线定形质量的好坏,主要看捻度稳定情况及内外层纱线捻度是否基本一致。定形不足和定形过度都不符合要求,可通过定形时间和温度的搭配来调节。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检测捻度稳定情况的明确标准,只是在生产现场双手拉直100cm长的定形后的纱线,然后双手慢慢靠近直至相距20cm看下垂的纱线扭转3-5转,则基本符合要求的粗略判定方法,此方法对靠近的速度、开始扭转的距离及扭转的转数均不能准确的计量,而且每个人的习惯、标准不一样,造成产品难以保障稳定的测试结果及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捻缩性能测试装置,可以专业用于纱线捻缩性能检测,保障纱线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纱线捻缩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础,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基础上的第一固定件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基础上的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待检测纱线的两端,第二固定件通过活动调节与第一固定件之间的检测间距。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第二固定件水平横向活动。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组夹板,两组夹板夹紧固定有纱线。
所述两组夹板之间通过一中轴连接,中轴分别穿过两组夹板设置,其中一组的夹板外侧固定设置,另一组夹板的外侧通过一可伸缩的弹性件顶紧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于相互对应的一侧边缘设有一竖向分布的直边侧,且所述纱线端部位于该直边侧位置。
所述夹板的边缘设有朝向外侧设置的翻边。
还包括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采用直线模组,第二固定件固定在直线模组的滑块上。
还包括了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同步活动的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间距值。
还包括了平面驱动机构,平面驱动机构采用十字滑台模组,十字滑台模组安装在安装基础上,十字滑台模组位于纱线一侧,且十字滑台模组的滑块上设有与其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朝向纱线设置并用于检测纱线位置;所述检测装置为成像摄像头或光学传感器。
所述安装基础为一柜体,柜体内部包括一个密闭的空腔,且柜体的空腔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6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测试结果的多维特性综合决策的软件质量评估方法
- 下一篇: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