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端数据加密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7774.3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嘉;宋超;张齐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40;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云端 数据 加密 存储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端数据加密存储系统,包括:区块链、连接在所述区块链上的云服务器和客户端。以解决现有云端数据的存储安全性需要依赖于云服务器本身,容易发生存储数据的泄漏;数据的下载或者访问记录由云服务器管理,客户端无法查询,且难以保证其真实性;以及云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无法证明其所有权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端数据加密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云端数据均以明文形式进行存储,或者存储在云服务器的加密空间内,但存储的数据对于云服务器都是透明的,其安全性则需要依赖于云服务器本身的安全性。由于云服务器作为第三方,容易发生存储数据的泄漏,尤其涉及到客户端的隐私数据,隐私数据的泄漏将对客户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以及数据的下载或者访问记录由云服务器管理,客户端无法查询,且难以保证其真实性。另外,云服务器存储的数据无法证明其所有权是客户端还是云服务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端数据加密存储系统,以解决,现有云端数据的存储安全性需要依赖于云服务器本身,容易发生存储数据的泄漏;数据的下载或者访问记录由云服务器管理,客户端无法查询,且难以保证其真实性;以及云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无法证明其所有权等问题。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端数据加密存储系统,包括:区块链、连接在所述区块链上的云服务器和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配置为执行:
数据选择步骤,根据云端存储路径,选择存储数据;所述云端存储路径包括第一云端存储路径和第二云端存储路径;
数据哈希上传步骤,计算所述存储数据的数据哈希值,将所述数据哈希值上传至所述区块链;
保密等级确定步骤,根据所述云端存储路径,确定所述存储数据的保密等级;所述保密等级包括绝密级和保密级,所述第一云端存储路径对应所述绝密级,所述第二云端存储路径对应所述保密级;
绝密级存储步骤,如果所述存储数据的保密等级是所述绝密级,使用第一对称密钥加密所述存储数据,得到第一数据密文,将所述第一数据密文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且删除所述客户端上存储的所述第一数据密文;
保密级存储步骤,如果所述存储数据的保密等级是所述保密级,根据随机口令、所述客户端的设备指纹和当前时间戳生成时空码;使用所述时空码加密第二对称密钥,得到时空码密文,将所述随机口令、所述时空码密文和明文形式的所述存储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配置为执行:
第一数据密文存储步骤,将所述第一数据密文存储在所述第一云端存储路径下;
第二数据密文存储步骤,读取当前通信的所述设备指纹,结合所述随机口令和经过时间碰撞得到的匹配时间戳生成匹配时空码;使用所述匹配时空码解密所述时空码密文,得到所述第二对称密钥;使用所述第二对称密钥加密明文形式的所述存储数据,得到第二数据密文;将所述第二数据密文存储在所述第二云端存储路径下;删除所述客户端上存储的所述随机口令、所述时空码密文、明文形式的所述存储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对称密钥;
所述区块链配置为执行:
数据哈希上链存储步骤,存储所述数据哈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7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骰盅
- 下一篇:一种石油天然气井口高效节能防爆电磁加热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