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试剂切换阀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254.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灵;杨柯;王全福;朱灿灿;赵俊;汪磊;邓国庆;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中科易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B01L3/00;C12Q1/6848;B08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试剂 切换 一体化 微流控 核酸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试剂切换阀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包括卡盒本体,卡盒本体上设置有裂解管、磁珠管、第一清洗液管、第二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扩增管以及油管;所述裂解管、磁珠管、第一清洗液管和第二清洗液管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一试剂切换阀,第二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和扩增管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二试剂切换阀,扩增管和油管依次通过试剂通道连接设置有第三试剂切换阀;所述裂解管、第一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油管和第三试剂切换阀上分别开设有排气端口,磁珠管和第二清洗液管上分别开设有气源端口。本发明采用三次清洗磁珠的方式,使得磁珠能够得到充分地清洗,确保后续检测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试剂切换阀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体外快速扩增目的DNA/R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已成为病原体基因快速检测的主要方法。实时荧光PCR技术通过引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的飞跃,能对病原体基因进行高效、特异性检测,大大缩短了检出窗口期,有利于实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在进行核酸检测时,裂解液转移进入磁珠管,使磁珠充分吸附核酸后,需要对磁珠进行充分清洗,但是,目前对磁珠的清洗通常采用一次清洗的方式进行,无法达到对磁珠有效清洗的目的,影响后续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试剂切换阀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对磁珠有效清洗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试剂切换阀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包括卡盒本体,卡盒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盛装被裂解样本的裂解管、用于通过磁珠吸附核酸的磁珠管、用于盛装清洗液的第一清洗液管、用于盛装清洗液的第二清洗液管、用于盛装清洗液的第三清洗液管、用于盛装悬浮液的悬浮液管、用于盛装扩增试剂干粉的扩增管以及用于盛装密封油的油管,裂解管、磁珠管、第一清洗液管、第二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油管、扩增管与卡盒本体密封安装并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裂解管、磁珠管、第一清洗液管和第二清洗液管依次通过试剂通道连接设置有第一试剂切换阀,第二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和扩增管依次通过试剂通道连接设置有第二试剂切换阀,扩增管和油管依次通过试剂通道连接设置有第三试剂切换阀;所述裂解管、第一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油管和第三试剂切换阀上分别开设有排气端口,磁珠管和第二清洗液管上分别开设有气源端口。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试剂切换阀上设置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一试剂切换阀的第一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将磁珠管和裂解管连通,第一试剂切换阀的第二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将磁珠管和第一清洗液管连通,第一试剂切换阀的第三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将磁珠管和第二清洗液管连通,第一试剂切换阀的第四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使得磁珠管与裂解管、第一清洗液管、第二清洗液管互不连通。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试剂切换阀上设置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二试剂切换阀的第一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将第二清洗液管和第三清洗液管连通,第二试剂切换阀的第二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将第三清洗液管和悬浮液管连通,第二试剂切换阀的第三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将第三清洗液管和扩增管连通,第二试剂切换阀的第四位置在旋转到位时能够使得第二清洗液管、第三清洗液管、悬浮液管和扩增管互不连通。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扩增管通过试剂通道连通设置有缓冲管,缓冲管与第三试剂切换阀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中科易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中科易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立柱二十辊轧机液压压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五金刨削加工辅助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