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运系统以及长模台生产线脱模转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8261.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5/04;B66C9/08;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运 系统 以及 长模台 生产线 脱模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运系统以及长模台生产线脱模转运系统,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一种转运系统,所述转运系统包括:起吊装置,设有吊装区域;转运车,包括底座和伸缩子车,所述伸缩子车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并能够伸出至所述吊装区域,或缩回至所述底座;当所述伸缩子车向外伸出时,所述伸缩子车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起吊装置,另一端搭接于所述底座。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长模台生产线脱模转运系统,包括该转运系统。使用转运车来转运叠合板,且转运车在与起吊装置对接的过程中搭接于起吊装置,能够在转运预制构件或者托盘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并减少吊运路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系统以及长模台生产线脱模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预制构件产业在国内快速发展。在脱模吊装阶段,传统的脱模吊装作业采用行车辅助人工的方式来实现,然后将脱模后的叠合板放置在一起,等待下一步转运。虽然可以通过吊装装置的水平移动来实现叠合板的转运,但是这种转运叠合板的形式不仅需要人工辅助,耗费人力,且吊运路径长,叠合板容易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衡,从而造成叠合板开裂,产生不良品。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转运系统以及长模台生产线脱模转运系统,使用转运车来转运叠合板,且转运车在与起吊装置对接的过程中搭接于起吊装置,能够在转运预制构件或者托盘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并减少吊运路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转运系统,用于转运工件,所述转运系统包括:起吊装置,设有吊装区域,起吊装置于吊装区域内吊起工件;转运车,包括底座和伸缩子车,所述伸缩子车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并能够伸出至所述吊装区域,或缩回至所述底座;转运车相对于起吊装置可形成对接装置,当转运车处于对接位置时,伸缩子车的一端可向外伸出并搭接于起吊装置,另一端搭接于所述底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运系统中,转运车的伸缩子车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伸缩子车处于伸出状态时,伸缩子车位于吊装区域,用于在吊装区域内进行预制构件或者托盘的转运。在工件对接的过程中,由于伸缩子车的两端分别搭接于起吊装置和底座上,一方面,在转运预制构件或者托盘的过程中,伸缩子车能够保持平衡;另一方面,在起吊装置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由伸缩子车的伸缩来实现预制构件或者托盘的转运,相对于使用起吊装置移动来转运预制构件或者托盘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运系统能够减少起吊装置的吊运路径,简化了起吊装置的构造,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转运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伸缩子车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伸缩子车的两端均搭接在所述底座,以避让出吊装区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有行走机构,以带动所述转运车靠近或远离所述起吊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导轨,所述起吊装置设有第二导轨,当所述伸缩子车向外伸出时,所述伸缩子车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导轨移动至所述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具有配合接触面,用于供伸缩子车搭接。通过第二导轨,容许伸缩子车平稳地在底座和起吊装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轨与伸缩子车的配合接触面定义为第一接触面,第二导轨与伸缩子车的配合接触面定义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沿着所述伸缩子车的伸缩方向水平平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轨延着伸缩方向自所述吊装区域内延伸至所述吊装区域外,所述第二导轨的靠近所述转运车的一端定义为导轨第一端,所述导轨第一端显露于所述吊装区域外,用于接引所述伸缩子车的一端至所述吊装区域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子车的底部设有纵长延伸的配合部,所述伸缩驱动件通过所述配合部沿伸缩方向驱动所述伸缩子车。该种形式构造简单,传动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预挤出机器模具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道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