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水围堰结构的堵漏止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266.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灏;吴晨鸣;郑晏华;李申杰;张连发;张锡霖;周君;李晨辉;吴昊延;周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赵楠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水 围堰 结构 堵漏 止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水围堰结构的堵漏止水方法,包括:配制膏状止水材料;将膏状止水材料填充于围堰结构的每个相邻桩体的缝隙间,以封堵围堰桩体连接处的缝隙,以确保相邻桩体的锁扣间紧密连接;配制颗粒状止水材料;将配制的颗粒状止水材料置于围堰外侧,并靠近于围堰漏水位置;利用水流的运动,带动颗粒状止水材料由围堰外侧向围堰内侧运动,对漏水缝隙进行填堵。本发明利用了外侧水压力的作用,在围堰漏水处,通过水流的作用,可以将颗粒状止水材料向围堰堰体内侧进行冲刷,颗粒状止水材料即可将缝隙填堵,从而达到止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水条件下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深水围堰结构的堵漏止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道整治工程的不断开展,在水中设置围堰及支护结构一体化的体系也越来越多,均要满足止水、整体刚度及强度以及便于施工等多方的需求。而对于围堰结构的漏水情况,均无法彻底的避免,围堰结构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目前针对围堰结构的漏水情况的堵漏止水方法,各式各样,并未形成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止水效果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深水围堰结构的堵漏止水方法,操作方便,止水效果较好。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深水围堰结构的堵漏止水方法,包括:
配制膏状止水材料;
将膏状止水材料填充于围堰结构的每个相邻桩体的缝隙间,以封堵围堰桩体连接处的缝隙,以确保相邻桩体的锁扣间紧密连接;
配制颗粒状止水材料;
将配制的颗粒状止水材料置于围堰外侧,并靠近于围堰漏水位置;利用水流的运动,带动所述颗粒状止水材料由围堰外侧向围堰内侧运动,对漏水缝隙进行填堵。
优选地,所述配制膏状止水材料:将沥青、黄油、滑石粉、锯末按重量比(4-4.2):(6-6.5):(10-10.2):1混合均匀形成所述膏状止水材料。
优选地,所述配制颗粒状止水材料:将石屑、锯木屑按重量比(3-3.5):1搅合均匀形成所述颗粒状止水材料。
优选地,用于深水围堰结构的堵漏止水方法,包括:在河床底上铺设防水层,用以阻挡水流通过泥土传递。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采用旧棉被或土工布。
优选地,所述将配制的颗粒状止水材料置于围堰外侧,采用在漏水区域的水面附近抛洒所述颗粒状止水材料。
优选地,所述颗粒状止水材料的粒径为:4.75mm-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上述方法,采用膏状止水材料对围堰结构桩体间连接位置进行填充,使桩体连接处的缝隙密封,起到止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漏水原理的研究,利用漏水过程中的堰体内外的水压力差,在围堰外侧借助水流的作用,将颗粒直径较大的颗粒状止水材料向围堰堰体内侧进行冲刷,进而通过颗粒状止水材料即可将漏水缝填堵,从而达到堵漏止水的效果,施工操作方便,并且止水效果较好;在两道止水步骤的共同作用下,达到良好的堵漏止水效果。
本发明上述方法,颗粒状止水材料的原材料取材容易,经济性较高,且仅需拌合即可制成所需颗粒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对围堰结构漏水处水压力分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围堰结构连接处的缝隙填充膏状止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