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8508.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葛修梅;张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50;A01G18/61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3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棉子皮、麸皮在过筛后和过磷酸钙、石膏粉、多菌灵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料中的含水量达到60%时进行装袋,将混合料在常压下进行灭菌,当混合料温度达到100℃时,恒温保持24h,最后将培养料在无菌室中冷却至25℃,接着准备猴头菇的菌种经臭氧消毒后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皿中,备用;
步骤二、对定位接种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将袋中的培养料倒出,平铺在经过消毒处理的矩形框体中,接着对框体内部的培养料进行整平,调节培养料的pH值为5.5-6;
步骤三、通过定位接种装置对框体内部进行菌种接种,将框体放置在放置台(11)上,并且将落环管(37)通过定位螺栓(34)安装在安装孔(35)的内部,启动接种机构(3)和位移机构(2),通过驱动电机一(23)带动齿轮一(24)转动,从而使传动带一(216)在安装部(21)的正面进行传动,利用传动带一(216)带动滑动块一(26)在滑轨一(27)的表面滑动,接着滑动块一(26)带动活动部(28)在安装部(21)的正面进行滑动,同时活动部(28)内部的驱动电机二(29)带动齿轮二(210)转动,从而使传动带二(217)在活动部(28)的内部进行传动,利用传动带二(217)带动滑动块二(212)在滑轨二(213)的表面滑动,接着滑动块二(212)带动活动板(214)在活动部(28)的正面进行滑动,伺服电缸(32)驱动轴推动直角板(33)进行前后位移,利用位移机构(2)带动落环管(37)在培养料的表面位移,接着将定位环放置在落环管(37)的内部,使定位环通过落环管(37)落在培养料的表面;
步骤四、将落环管(37)拆下后,在安装孔(35)的内部装上接种棒(36),利用位移机构(2)带动接种棒(36)伸进装有猴头菇菌种的培养皿中,接种棒(36)的底端携带着菌种,接着利用活动部(28)带动接种棒(36)将菌种点在每个定位环的中部,完成对猴头菇菌种的定位接种,控制猴头菇菌种的培养温度、湿度和光照参数,让猴头菇在定位环中进行出菇;
所述定位接种装置包括放置机构(1)、位移机构(2)、接种机构(3),所述位移机构(2)设置在放置机构(1)的顶部,且接种机构(3)设置在位移机构(2)的正面,所述放置机构(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且控制器(4)的右侧开设有电源接口;
所述放置机构(1)包括放置台(11)和固定架(12),且固定架(12)位于放置台(1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12)的底部分别与放置台(11)顶面后方的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位移机构(2)包括安装部(21)、限位板(22)、驱动电机一(23)、齿轮一(24)、转轴一(25)、滑动块一(26)、滑轨一(27)、活动部(28)、驱动电机二(29)、齿轮二(210)、转轴二(211)、滑动块二(212)、滑轨二(213)、活动板(214),且安装部(21)的顶部分别与两个固定架(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2)位于安装部(21)的正面,且限位板(22)上下两侧与安装部(21)的内部之间形成两个滑槽(215),所述活动部(28)的背面与安装部(21)的内部滑动连接,且活动部(28)的表面分别与两个滑槽(215)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部(28)延伸至安装部(21)内部的一侧与滑动块一(26)的正面固定连接,且活动板(214)位于活动部(28)的内部上下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一(23)位于安装部(21)内部的右侧,且驱动电机一(23)输出轴的一端贯穿安装部(21)并延伸至安装部(21)的正面,所述转轴一(25)的一端与安装部(21)正面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一(2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齿轮一(24)的内部分别与驱动电机一(23)输出轴延伸至安装部(21)正面的一端表面以及转轴一(25)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一(24)的表面之间通过传动带一(216)传动连接,所述滑轨一(27)的背面与安装部(21)的正面固定连接,且滑动块一(26)的内部分别与滑轨一(27)以及传动带一(216)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二(29)位于活动部(28)背面的上方,且驱动电机二(29)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活动部(28)并延伸至活动部(28)的内部,所述转轴二(211)的一端与活动部(28)内部的下方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2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齿轮二(210)的内部分别与驱动电机二(29)输出轴延伸至活动部(28)内部的一端表面以及转轴二(211)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二(210)的表面之间通过传动带二(217)传动连接,所述滑轨二(213)的背面与活动部(28)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且滑动块二(212)的内部分别与滑轨二(213)以及传动带二(217)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14)的背面与滑动块二(212)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接种机构(3)包括固定部(31)、伺服电缸(32)、直角板(33)、定位螺栓(34),且固定部(31)的背面与活动板(21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缸(32)位于固定部(31)的内部,且伺服电缸(32)驱动轴的一端贯穿固定部(31)并延伸至固定部(31)的外部,所述伺服电缸(32)驱动轴的一端与直角板(33)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螺栓(34)的一端与直角板(33)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直角板(3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35),所述安装孔(35)的内部通过定位螺栓(34)固定有接种棒(36)和落环管(37)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接种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
步骤S1、通过定位接种装置对框体内部进行菌种接种,将框体放置在放置台(11)上,并且将落环管(37)通过定位螺栓(34)安装在安装孔(35)的内部,启动接种机构(3)和位移机构(2),通过驱动电机一(23)带动齿轮一(24)转动,从而使传动带一(216)在安装部(21)的正面进行传动,利用传动带一(216)带动滑动块一(26)在滑轨一(27)的表面滑动,接着滑动块一(26)带动活动部(28)在安装部(21)的正面进行滑动,同时活动部(28)内部的驱动电机二(29)带动齿轮二(210)转动,从而使传动带二(217)在活动部(28)的内部进行传动,利用传动带二(217)带动滑动块二(212)在滑轨二(213)的表面滑动,接着滑动块二(212)带动活动板(214)在活动部(28)的正面进行滑动,伺服电缸(32)驱动轴推动直角板(33)进行前后位移,利用位移机构(2)带动落环管(37)在培养料的表面位移,接着将定位环放置在落环管(37)的内部,使定位环通过落环管(37)落在培养料的表面;
步骤S2、将落环管(37)拆下后,在安装孔(35)的内部装上接种棒(36),利用位移机构(2)带动接种棒(36)伸进装有猴头菇菌种的培养皿中,接种棒(36)的底端携带着菌种,接着利用活动部(28)带动接种棒(36)将菌种点在每个定位环的中部,完成对猴头菇菌种的定位接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5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设备
- 下一篇:密码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