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笋壳纤维餐盒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839.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竹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笋 纤维 及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竹笋壳纤维餐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分:竹笋壳、湿强剂、防水剂和硫酸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份分别为:竹笋壳1000-3000份,湿强剂的用量为竹笋壳用量的1-5%,防水剂用量为竹笋壳用量的1-5%,硫酸铝用量为竹笋壳用量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份分别为:竹笋壳2000份,湿强剂的用量为竹笋壳用量的2%,防水剂用量为竹笋壳用量的3%,硫酸铝用量为竹笋壳用量的2%。
4.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预处理:对竹笋壳原料进行杀菌,然后在纤维搓揉机中进行搓揉除杂,然后在硫酸溶液中进行浸酸处理,浸酸完成后进行水洗;
原料蒸煮: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一次蒸煮,然后进行水洗,水洗完成后再放入氢氧化钠、多聚磷酸钠、水玻璃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二次蒸煮,二次蒸煮完成后进行水洗;
打纤漂白:将蒸煮好的原料放入打纤机中进行打纤处理,然后在硫酸溶液中进行酸洗,然后在双氧水中进行漂白,然后进行水洗,水洗完成后脱水去除多余水分;
打浆调配:在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然后加入湿强剂、防水剂、硫酸铝进行调浆,得到浆料;
成品压制:将浆料压制成型,然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处理完成后进行整形裁边,得到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预处理步骤中,在90-100℃下进行杀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预处理步骤中,在30-60℃的条件下,浓度为1.0-1.5g/L的硫酸溶液中浸酸处理30-90min,原料与硫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10-2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蒸煮步骤中,进行一次蒸煮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g/L,蒸煮温度为90-100℃,蒸煮时间为1-2h,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的重量比为1:10-2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蒸煮步骤中,进行二次蒸煮时,氢氧化钠、多聚磷酸钠、水玻璃的混合溶液与原料的重量比为10-20:1,其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15g/L,多聚磷酸钠占混合溶液的5%,水玻璃占混合溶液的8%,蒸煮温度为90-100℃,蒸煮时间为1-2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纤漂白步骤中,双氧水的浓度为6g/L,硫酸溶液的浓度为3-4g/L。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壳纤维餐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浆调配步骤中,打浆浓度5%,叩解度25-30°S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竹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竹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8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