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型色纱无氟防水透湿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9425.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清;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3D15/54;D03D15/283;D03D15/50;D03D13/00;D01F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1 | 代理人: | 于志波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型色纱无氟 防水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芳香型色纱无氟防水透湿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包括:原料筛选分类、芳香涤纶纤维制备、芳香有色纱线制备、上浆处理、织造色布、退浆处理、涂层后整理工序。本发明采用回收的聚酯材料(如废塑料瓶等)进行处理,做成再生有色纱线,经过织机的斜纹设计织造成色布,只通过前处理退浆,无需经过染色,降低了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后续再经过后整理无氟防水涂层加工制备无氟防水透湿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香型色纱无氟防水透湿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纱线从纱线机上生产出来时,通常为白色,人们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染色,用在服装、床上用品或者其他装饰物上。
现有技术中,由于纱线针织物表面的水接触角均小于90°,纱线表面易附水珠,所以普通的纱线针织物拒水性差,容易被润湿,所以纱线针织物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染整工序是非常有必要的,使纱线针织物具备防水的性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是对加工成的面料进行染色处理,染色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和能资源,生产成本高,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目前常采用的防泼水整理剂都为含氟整理剂,含氟整理剂的的成本较高,同时含氟整理剂的添加往往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一种芳香型色纱无氟防水透湿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回收的聚酯材料(如废塑料瓶等)进行处理,做成再生有色纱线,经过织机的斜纹设计织造成色布,只通过前处理退浆,无需经过染色,降低了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后续再经过后整理无氟防水涂层加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香型色纱无氟防水透湿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S1原料筛选分类:对不同颜色的聚酯废品材料根据颜色分类,切片得聚酯切片;
S2芳香涤纶纤维制备:将聚酯切片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并添加塑胶香料母粒,纺丝制备芳香涤纶短纤维丝;
S3芳香有色纱线制备:将芳香涤纶短纤维丝进行纺纱处理,得有色纱线;
S4上浆处理:对有色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S5织造色布:经过织机的斜纹设计织造成色布;
S6退浆处理:将色布放入NaOH溶液中,进行退浆处理;
S7热定型:将退浆后的涤纶织物采用定型机做布面表面处理;
S8涂层后整理:将涂层胶液使用涂层机对压光后的涤纶面料做涂层整理,烘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杆温度280-300℃,纺丝速度4000-4200M/min,纺丝总纤度选择 50D-150D。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再生涤纶纤维的截面是圆形、三角形、星型、Y型、多角形、扁平带状、中空纤维、八叶形、双十字型中的任何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塑胶香料母粒为果香型、花香型和草香型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纺纱的开清棉工艺参数为:
清梳联,定量19g/5m;锡林360,刺辊803,盖板240,给棉板5-12,刺辊~锡林隔距0.25 mm,锡林~盖板隔距0.38mm、0.36mm、0.36mm、0.36mm、0.41mm,锡林~道夫隔距0.24mm;
FA231定量20.5g/5m;锡林356,刺辊736,盖板130,给棉板5-12,刺辊~锡林隔距0.28 mm,锡林~盖板隔距0.42mm、0.35mm、0.38mm、0.38mm、0.48mm,锡林~道夫隔距0.2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全遮光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