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9696.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顺;王德彪;陶加云;赵玉鑫;隋欢欢;张杨;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智能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充电单元、检测报警控制单元和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充电单元与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之间既可以有线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有线连接时,充电单元与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之间采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无线连接时,充电单元与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两种通信方式可切换使用,正常情况下默认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当充电单元检测到有线通信出现故障时即会切换充电单元与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的通信方式为无线通信方式,以让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本发明公开的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能有效减少充电失败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电池充电装置中的充电单元和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都是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的,一旦接线端口上的通信线缆有接触不良或者断线的情况发生,亦或是有线通信单元自身有故障时,即会造成充电单元与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无法通信,进而导致蓄电池充电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采用现有的蓄电池充电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极易发生充电失败的情况,蓄电池充电的稳定性低,也间接性地降低了蓄电池的充电效率。
此外,现有的蓄电池充电装置只能在本地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监视与控制,用户无法远程监视蓄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远程控制充电装置自身的启动、停止,也无法远程接收报警信号。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携带上位机,通过上位机来给蓄电池充电的蓄电池充电装置,其输出充电接口要么是数量较少,进而导致一次性接入的蓄电池数量较少;要么是充电接口繁多,导致充电装置的外形结构臃肿,进而在使用过程中搬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能有效减少充电失败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充电单元、检测报警控制单元和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分别与蓄电池、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和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有线连接;所述充电单元用于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发送的开始指令,并根据所述开始指令开始为蓄电池充电,还用于在充电过程中实时采样充电状态信息,并通过有线方式将所述充电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还用于当无法通过有线方式发送所述充电状态信息给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时,通过有线方式发送故障信息给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所述充电状态信息包括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与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有线连接;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所述充电单元发送的所述故障信息,并将所述故障信息通过有线方式发送给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
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有线方式发送所述充电状态信息时,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所述充电单元发送的所述充电状态信息,并对所述充电状态信息进行显示,以及通过有线方式发送停止指令给所述充电单元,以使所述充电单元根据所述停止指令停止为蓄电池充电;
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单元无法通过有线方式发送所述充电状态信息时,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发送的所述故障信息,并根据所述故障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开启指令给所述充电单元,以使所述充电单元开启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之间的无线连接通路,实现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所述充电状态信息给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以及接收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发送的所述停止指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充电单元、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与所述上位机控制显示单元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可选地,所述检测报警控制单元具体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通信报警控制板;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通信报警控制板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测量所述箱体内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报警控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