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0147.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柳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琴琴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3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锅炉 正压 密封 防堵吹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包括吹灰器管道、电机、刮刀和挡环,所述吹灰器管道的左侧底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轴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密封套,所述支杆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刀架,所述吹灰器管道的右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挡环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左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挡环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的右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三密封圈。该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通过挡环防止气体以及灰尘外泄,且通过刮刀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灰尘等污垢导致管道堵塞,刮刀在安装后便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
背景技术
当锅炉长时间工作后,锅炉内壁处就会积灰,积灰的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类物质,而硅酸盐类物质又是保温材料的主要成分,当吸热的热交换器被灰包裹时,吸热必然受到影响,导致锅炉的热效率降低,所以就会用到吹灰装置;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吹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吹灰器使用时间较久的话,其吹灰管道内则会堆积污垢,造成吹灰管道堵塞,影响清灰效果,且吹灰器管道与炉壁连接处有一定的空隙,在管道伸缩过程中炉内气体及灰尘会从缝隙泄漏出去,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现有的吹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吹灰器使用时间较久的话,其吹灰管道内则会堆积污垢,造成吹灰管道堵塞,影响清灰效果,且吹灰器管道与炉壁连接处有一定的空隙,在管道伸缩过程中炉内气体及灰尘会从缝隙泄漏出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包括吹灰器管道、电机、刮刀和挡环,所述吹灰器管道的左侧底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密封套,且轴杆的右端外表面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刀架,且刀架的外表面安装有刮刀,所述吹灰器管道的右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挡环,所述挡环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右端外表面安装有底板,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左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挡环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的右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吹灰器管道与密封套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且密封套与轴杆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杆与轴杆和刀架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且刮刀与刀架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并且刮刀在刀架上等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挡环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挡环在固定框内为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固定框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三密封圈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第三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尺寸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焚烧锅炉正压密封防堵吹灰装置,通过挡环防止气体以及灰尘外泄,且通过刮刀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灰尘等污垢导致管道堵塞,刮刀在安装后便于更换:
1、通过挡环下方的第一密封圈和吹灰器管道贴合,避免灰尘从缝隙中外泄,且挡环上方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内侧均有密封圈,能够有效防止灰尘从挡环与固定框连接处外泄;
2、通过吹灰器管道左侧的电机带动轴杆将刀架带动,从而使得刮刀贴着管道内壁转动,从而避免灰尘在管道内壁粘附导致堵塞,影响清灰效果,且增加功耗,损害吹灰器使用寿命;
3、通过在刀架上设置槽孔,将刮刀安装到刀架的槽孔内,便于在刀架以及支杆等整体安装到吹灰器管道内后,由于长时间使用造成刮刀磨损后,方便对刮刀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琴琴,未经柳琴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0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