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菌棒塔型灭菌系统与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0299.5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健健 |
主分类号: | A01G18/30 | 分类号: | A01G1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食用菌 种植 菌棒塔型 灭菌 系统 工作 方法 | ||
1.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菌棒塔型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灭菌塔(33),所述蒸汽灭菌塔(33)为竖向筒体结构,所述蒸汽灭菌塔(33)的中部高度处设置有送料取料空窗(38),外部的菌棒(17)能通过所述送料取料空窗(38)放入所述蒸汽灭菌塔(33)内,蒸汽灭菌塔(33)内的菌棒(17)均能通过所述送料取料空窗(38)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菌棒塔型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灭菌塔(33)的筒体结构内同轴心设置有活动内筒(9),所述活动内筒(9)的上端外侧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上隔离环(21),所述活动内筒(9)的下端外侧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下隔离盘(12);所述上隔离环(21)的外圈和所述下隔离盘(12)的外圈均与所述蒸汽灭菌塔(33)的筒体内壁滑动配合;下隔离盘(12)与上隔离环(21)之间形成环柱状蒸汽灭菌空间;
环柱状蒸汽灭菌空间内呈螺旋状同轴心设置有金属螺旋盘绕体(16),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的螺旋内缘与所述活动内筒(9)的外壁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的螺旋外缘壁(16.1)与所述蒸汽灭菌塔(33)的筒体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与上隔离环(21)之间形成上配气环腔(20),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与下隔离盘(12)之间形成下配气环腔(14);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将活动内筒(9)外壁与蒸汽灭菌塔(33)内壁之间形成的环柱状空间分割成螺旋蒸汽加热通道,送料取料空窗(38)连通所述螺旋蒸汽加热通道,所述螺旋蒸汽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上端连通所述上配气环腔(20),所述螺旋蒸汽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下端连通所述下配气环腔(14);
所述螺旋蒸汽加热通道中沿螺旋路径等距阵列分布有若干竖向的透气隔板(7),各所述透气隔板(7)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金属螺旋盘绕体(16),每相邻两透气隔板(7)之间均形成一个菌棒仓(2),每个菌棒仓(2)内至少能堆放三根菌棒(17);若干菌棒仓(2)沿螺旋蒸汽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阵列分布,各所述透气隔板(7)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透气孔(8),相邻两所述菌棒仓(2)之间通过透气隔板(7)上的若干透气孔(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菌棒塔型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为薄壁空心壳体结构,所述金属螺旋盘绕体(16)的壳体结构内部为螺旋换热通道(15),所述螺旋换热通道(15)内流过高温蒸汽后会将高温蒸汽的热量传递给金属螺旋盘绕体(16)的壁体,所述螺旋换热通道(15)的螺旋路径下端为蒸汽导入口(1),所述蒸汽导入口(1)连通所述下配气环腔(14),螺旋换热通道(15)的螺旋路径上端封堵设置有封堵壁(6);所述上隔离环(21)上一体化设置有竖向的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的上端为排气口(4),所述排气口(4)连通外界;所述排气管(3)的下端连通所述螺旋换热通道(15)的螺旋路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菌棒塔型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灭菌塔(33)的底端固定在设备底座(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菌棒塔型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26)的上方通过支撑件(25)固定设置有机构平台(27);所述机构平台(27)上安装有高温蒸汽发生器(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健健,未经顾健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02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