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0384.1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安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K9/10;A61K47/44;A61P39/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素油 口服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青素油溶口服液。把用小龙虾制取的浓虾青油或用雨生红球藻制取的虾青素溶解在食用植物油里,人在口服虾青素油溶口服液时,由于油酯充分,增加了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增加防治疾病的效果。用透明的塑料滴瓶取代凝胶囊,省去了昂贵的制凝胶囊设备,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服用,提高了虾青素对人体疾病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可以增加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显著增强人体对各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同时方便涂抹在人的体表防治疾病。并用透明塑料滴瓶包装的一种口服的新剂型。
技术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生产一种口服的虾青素凝胶囊剂型,它有服用方便,防止胶囊内的虾青素氧化等优点。但胶囊内体积小,内含油酯少,因此极力推荐在进餐时服用,最好膳食中含有一部分油酯,因为在油酯少的情况下,人体对亲酯的虾青素吸收很差,影响了虾青素的防治疾病效果,同时这种剂型又不能方便地涂抹人的体表治疗体表的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虾青素油溶口服液是针对以上口服凝胶囊制剂的虾青素产生的问题,以解决增加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和增强防治病效果。虾青素是酯溶的,凝胶囊制剂的虾青素,因凝胶囊体积小,内含油酯少,影响了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而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其特征是把用小龙虾制取的浓虾青油或用雨生红球藻制取的虾青素溶解在食用植物油里,最佳方案是溶解在含有维生素E的葵花籽食用植物油里,这样人在口服虾青素油溶口服液时,由于油酯充分,增加了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同时也让那些占人群20%左右对虾青素吸收不好的人,也能够多吸收一些虾青素,增加防治疾病的效果。同时葵花籽食用植物油里的维生素E保护虾青素不被氧化。虾青索油溶口服液装入透明的塑料滴瓶里,方便口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具体阐述本发明虾青素油溶口服液的实施
首先把用5公斤小龙虾制取的浓虾青素油,含虾青素1.5克,溶于120毫升含有维生E的葵花籽食用植物油里,然后用虾青素油残留溶剂真空清除法清除虾青油溶口服液里的溶剂残留。再用20毫升的注射器把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分别装入容积为20毫升的透明塑料滴瓶中,按装好瓶盖装入黑色的小塑料袋中,存放时应避光,远离手机、电视机等有放射线的物体,最好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存放,以备服用。
虾青素是目前人类发现的自然界最强大的抗氧化剂,它强大的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炎症、抗疲劳等五抗作用获医学界认可,虾青素对中老年包括各种癌症在内的100多种慢性疾病,有着前所末有的防治效果。而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又把虾青素防治疾病效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一位家住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芳园7号楼1门1101室的妇女,陈桂玲,59岁,肺癌术后一年三个月,在2015年12月24日去天津肿瘤医院复查。检验结果是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是4.5,CT片显示右腋下有多发淋巴结,较大者短径1.3cm。和3个月前的CT片比较有所增大。医生看完检验报告说:你过了春节来做化疗吧。从医院回来开始口服虾青素油溶口服液,每天一次,每次2.5毫升,含虾青素18.7毫克。春节后,在2016年2月15日,患者又到了天津肿瘤医院复查,检验结果让医生大吃一惊,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由原来的4.5降到了2.3,CT检查右腋下多发淋巴节较大者短径由原来的1.3cm缩小到0.7cm。医生说:你的病情大有好转,不用做化疗了,你吃了什么药了?患者说:我吃的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医生说:挺贵吧?患者说:做药的老头不要钱。医生说:回去接着吃吧!回家后继续服用虾青素油溶口服液50天,在2016年4月6日又去了天津肿瘤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结果是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由原已经降到2.3的基础上又降到了1.0(参考值0--1.5)。癌胚抗原也由最初的4.06降到了3.92(参考值0--5)。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虾青素油溶口服液对防治癌症有很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安,未经陈福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0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