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1616.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光;宋文涛;邸锦玉;丁静波;邓世舜;杜茂金;翟红和;孟军龙;郭满鸿;张庆;霍磊;郭肃;王文杰;张明;王文帅;李帅;孙井林;申兆武;张青云;陈志超;田天;王明建;符立勇;刘军;宋宁;薛红兵;边伟明;张广朋;齐辉;张勃;张伟;周渝;张乃明;郭彦;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河北铁达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工务分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G01H17/00;G01K13/00;G01L5/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彭竞驰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线路 实际 锁定 在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利用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应力检测原理,提供了一种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无缝线路钢轨的轨腰上电源模块与轨腰上的现场节点模块连接,用于为现场节点模块供电;现场节点模块中的采集模块分别与指令启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无缝线路钢轨信息,并将采集到信息发送给无线传输模块;指令启动模块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并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监测指令控制采集模块开始工作,以及根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无缝线路钢轨信息控制采集模块停止工作。本发明可以通过指令启动模块控制采集模块的开启,从而实现自动监测无缝线路钢轨,实施方便、效率高、且提高实际锁定轨温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温度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线路温度应力与实际锁定轨温的超声波在线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缝线路的安全与管理工作变得日益重要。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是衡量无缝线路轨道强度与稳定性的量化表现,是无缝线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无缝线路的状态稳定和养、管、修安全。目前铁路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检测通常是采用铁路天窗期人工上线检测,存在实施不便、效率低、准确性较低和安全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铁路天窗期人工上线检测存在的实施不便、效率低、准确性较低和安全性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
设置在无缝线路钢轨的轨腰上的电源模块和现场节点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现场节点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现场节点模块供电;
所述现场节点模块包括采集模块、指令启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指令启动模块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无缝线路钢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所述无缝线路钢轨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指令启动模块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监测指令控制所述采集模块开始工作,以及根据所述采集模块发送的所述无缝线路钢轨信息控制所述采集模块停止工作。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超声换能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
所述超声换能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以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指令启动模块连接,用于将采集的无缝线路钢轨的振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指令启动模块,使所述指令启动模块根据所述振动信息控制所述采集模块停止工作。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接口。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能量收集器;
所述能量收集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所述无缝线路钢轨振动时产生电流,并将产生的电流存储到蓄电池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现场节点模块的外表面,且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现场节点模块或者所述蓄电池。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现场节点模块安装在无缝线路钢轨两扣件中间位置的轨腰上,且远离无缝线路钢轨的焊缝预设距离,采用轨道弹性夹固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现场节点模块外设置金属封装外壳,所述金属封装外壳采用密封垫进行密封,采用轨道弹性夹将所述金属封装外壳固定在轨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河北铁达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工务分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河北铁达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工务分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