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1759.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刘永奎;张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奇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3/32;H02J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储能单元、多个高速光纤网络及一集中控制器;每个所述储能单元均包括电池簇和储能变流器及升压变压器;电池簇和储能变流器及升压变压器依次连接;所述光纤通讯网络与所述储能变流器连接用于传输给各储能单元的控制PWM信号与采样信号;所述集中控制与多个光纤通讯网络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电池簇经过储能变流器接入交流升压变压器,各个储能单元再经过中压交流联络线汇流后接入升压站馈入电网,在接入升压站的电厂输出端接入所述集中控制单元。本发明所述大规模储能系统,实现同步控制,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作为独立电源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领域,尤其涉及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能系统,大都采用独立的电池柜和储能变流器形成独立的储能系统,再经过变压器送到中压母线实现并网。现有系统采用的各个变流器独立控制,在离网后由于缺乏同步控制,各储能单元之间出现环流,功率扰动等问题,并联数量仅2~4台,无法作为大功率独立源使用,不能满足微电网或电网黑启动电源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不能满足微电网或电网黑启动电源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储能系统,本发明所述大规模储能系统,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作为独立电源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规模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储能单元、多个高速光纤网络及一个集中控制器;
每个所述储能单元均包括电池簇和储能变流器及升压变压器;电池簇和储能变流器及升压变压器依次连接;
所述光纤通讯网络与所述储能变流器连接用于传输给各储能单元的控制PWM信号与采样信号;
所述集中控制与多个光纤通讯网络和多个储能单元均连接;
所述储能单元的电池簇经过储能变流器接入交流升压变压器,各个储能单元再经过中压交流联络线汇流后接入升压站馈入电网,在接入升压站的电厂输出端接入所述集中控制单元。
可选的,所述光纤通讯网络为点对点传输的全双工单模光纤网络。
可选的,所述集中控制包括FPGA、DSP和输出接口,FPGA、DSP和输出接口依次连接;每个储能单元的光电转换接口均与FPGA连接。
可选的,所述集中控制还包括电网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的传感器,电网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的传感器与输出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储能电池簇为单串电池串联簇。
可选的,所述储能变流器为交直流双向储能变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高速光纤网络将各个储能单元简化为执行单元,将控制系统独立于各个储能单元,形成一个虚拟的大型储能系统,由集中的控制器对并网点数据进行采集,下发控制信号给各个执行单元,实现同步控制,解决大规模并联问题。将控制系统由分散控制改为集中控制,避免了环流及功率震荡问题。通过集中电网侧采样控制,实现了多变流器虚拟成一个集中变流器,可以作为独立电压源运行。多机分散式布置,解决的大功率独立储能变流器带来的热耗散困难及大电流器件容量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一种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简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奇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奇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