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3148.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举;葛珊;王增义;杨超;赵东方;闫睿;李银;曾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V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包括两个中间板和设置于两个中间板两侧的端板,两个中间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支撑臂机构,设置于两个端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支撑臂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臂、多个支撑杆和伸缩组件,支撑臂的一端与端板的外周铰接,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至少一个滚轮的一侧设置有滚轮驱动组件,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臂的中部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伸缩组件铰接,伸缩组件能够带动支撑杆的另一端向靠近和远离端板的方向移动;雷达安装座,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中间板之间,雷达安装座通过摆动组件与中间板连接;检测雷达,可升降地设置于雷达安装座上;控制单元,与伸缩组件、滚轮驱动组件和检测雷达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地下管道设施的增多,管道周边存在空洞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多。雷达检测作为目前管道周边空洞探测的重要手段,在工程中有重要应用。目前,适用于中、大型管道的雷达检测多采用人工拖拽的行进方式,工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通过伸缩组件驱动多个支撑臂移动,实现支撑臂在管道的径向上的扩张和收缩,方便该管道检测装置通过检查井向管道内的放入与取出,通过滚轮驱动组件驱动滚轮实现在管道内的行走,通过摆动组件能够带动检测雷达在管道内摆动,提高检测范围和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包括两个中间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中间板两侧的端板,两个所述中间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支撑臂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端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支撑臂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臂、多个支撑杆和伸缩组件,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端板的外周铰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至少一个所述滚轮的一侧设置有滚轮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组件铰接,所述伸缩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杆的所述另一端向靠近和远离所述端板的方向移动;
雷达安装座,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雷达安装座通过摆动组件与所述中间板连接;
检测雷达,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雷达安装座上;
控制单元,与所述伸缩组件、滚轮驱动组件和所述检测雷达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丝杆,穿设在所述中间板上,所述丝杆的两端伸出于两个所述中间板并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
移动盘,内部开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盘铰接;
丝杆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丝杆的一侧,能够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丝杆驱动部件包括:
第一驱动马达,设置在所述间隙内;
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丝杆上;
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地,每个所述中间板的外周上均布有三个支撑臂,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臂上的滚轮为全向轮,另一个所述支撑臂上的滚轮为导轮,所述全向轮与所述滚轮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滚轮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套设在所述全向轮的转轴上;
第二驱动马达,设置在所述支撑臂机构上;
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3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