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和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4008.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亿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10 | 分类号: | G07C9/10;G07C9/20;G07F15/00;G07F15/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充电站 智能 车辆 进出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单向道闸,包括立板,还包括能相对所述立板旋转的道闸栏杆和用于驱动所述道闸栏杆旋转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连接的减速机,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的机箱,所述机箱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驱动部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机箱和立板并与所述道闸栏杆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连接,在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用于识别车辆信息的CCD识别相机,还包括与所述机箱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道闸控制主机,所述道闸控制主机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和所述CCD识别相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单向道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板的面向待通过道闸的车辆的一侧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道闸控制主机电连接。
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向道闸,位于充电站的入口设置的单向道闸为入口道闸,位于充电站的出口设置的单向道闸为出口道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道闸还包括与所述立板连接的自动出卡箱,在所述自动出卡箱上设置有卡片排出口,所述自动出卡箱与所述道闸控制主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卡片排出口的上边缘处还设置有第一读卡器,所述第一读卡器与所述入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道闸还包括与所述立板连接的卡片回收箱,在所述卡片回收箱上设置有卡片回收口,在所述卡片回收口处设置有第二读卡器,所述第二读卡器与出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电连接。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的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入口道闸的CCD识别相机识别到车辆信息,入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车辆信息,并向自动出卡箱发送出卡信号;
S2:在充电卡卡片被送至卡片排出口后,第一读卡器读取并向入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发送车辆入场的充电卡卡片信息;
S3:入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步骤S2的充电卡卡片信息后,控制驱动电机旋转,并带动道闸栏杆旋转升起;
S4:入口道闸的CCD识别相机识别到车辆进入后,向入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发送车辆进入信号;
S5:入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步骤S4的车辆进入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旋转,并带动道闸栏杆旋转降落;
S6:位于出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到出口道闸的CCD识别相机识别到的待出场的车辆信息和位于卡片回收箱的卡片回收口处的第二读卡器接收到的待出场的车辆的充电卡卡片信息后计算费用,并在充电站的出口处的显示屏上展示;
S7:待出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到费用结清信息后,向出口处的驱动电机发送信号;
S8:出口道闸的CCD识别相机识别到车辆进入后,向出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发送车辆驶出信号;
S9:出口道闸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步骤S8的车辆驶出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旋转,并带动道闸栏杆旋转降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智能道闸的车辆进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步骤S3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到充电卡卡片信息的时间为T1,以步骤S6的道闸控制主机接收到充电卡卡片信息的时间为T2,所述步骤S6的费用按照T2-T1的时段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亿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亿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0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切割后去毛刺喷漆装置
- 下一篇: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多联机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