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型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4526.1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2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鲍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枧洋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8G18/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醚型 湿气 固化 聚氨酯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型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先加异氰酸酯、再加聚醚多元醇的工艺,使用带支化度的多元醇材料,增加配方对水分的容忍度,减少了抽真空环节,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粘接力可以达到聚酯型热熔胶水平,热熔胶粘结力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醚型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PUR)是一类特殊的环保型无溶剂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它主要成分是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和化学活泼性的氨酯基(-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基团。PUR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两个过程:物理反应为具有普通热熔胶的热塑冷固性能,在高温流体状态下涂胶,贴合时降温迅速结晶定位;化学反应为在贴合后的约几小时至几天内,PUR的反应基团与空气中水分以及材料中活泼氢化学交联成聚氨酯高分子材料。PUR在生产和应用时不使用任何溶剂,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被誉为“绿色胶粘剂”,特别适宜在连续化的生产线上使用,广泛应用在织物、汽车、家电、木工等领域。
目前,PUR生产企业均采用先加多元醇再加异氰酸酯的生产工艺,这要求在生产前先对多元醇进行真空脱水,即首先将多元醇组份混合后进行高温脱水处理,然后降温加异氰酸酯,在低温进行合成反应,这种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也难以提高。现有的多元醇真空脱水工艺,脱水时间长,一般脱水至少2小时,温度较高,脱水过程中对小分子会有一些影响,损失的一部分小分子可能导致配方不稳定,后续也会造成客户使用时粘合质量不稳定。整体工艺复杂,生产时间较长,质量容易波动,客户投诉较多,是目前PUR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在市场上热熔胶产品主要以聚酯型或者聚醚聚酯混合型产品为主,其原因是聚酯型初粘力好,结晶快定型好,但是投料困难,耐水解性能差一些。聚醚型产品主要提供初粘力差,生产投料容易,不需要提前对原料预热处理。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聚醚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醚型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无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聚醚型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包括如下组分:14-40份异氰酸酯、55-85份一号聚醚多元醇,0.5-5份二号聚醚多元醇,0.001-0.04份阻聚剂、0.2-1.5份消泡剂、0.02-0.2份催化剂,以上份数均为质量份数。
所述异氰酸酯是指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其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对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四甲基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以及这类化合物的多聚体、改性产物,这类异氰酸酯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一号聚醚多元醇是指官能度为2、羟值为15-60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所述一号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一号聚醚多元醇包含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和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其中,所述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羟值为15-65mgKOH/g,优选26-59mgKOH/g,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羟值为55-570mgKOH/g,优选90-300mgKOH/g。
所述二号聚醚多元醇是指官能度为3、羟值为28-100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优选羟值为160-560mgKOH/g。所述二号聚醚多元醇能够提高产品的初始粘度和初粘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枧洋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枧洋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智能卸载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