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4668.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蔡婷;袁静;赵昆峰;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37/03;B01D53/72;B01D53/86;B01D53/7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协同 甲醛 催化 降解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为SiO2包覆的活性碳负载的无定形MnOx,其中以MnO2的质量计,MnO2的负载量为载体质量的10‑20%,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氧化还原的方法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能消除低浓度的臭氧,且在室温下能同时实现对甲醛和苯催化完全降解。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能有效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降解空气中的甲醛和苯等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室内甲醛苯类污染物危害严重的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室内装潢造成的环境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甲醛和苯是室内装修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其对人体危害巨大,由室内污染造成的疾病也逐步凸显。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引发多种疾病,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有近3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引起的甲醛污染。因此,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问题亟待解决。苯作为典型室内TVOCs中的一种,在人体中会产生蓄积,危害久远。
目前针对室内污染主要是从源头上控制和后处理两种手段。从源头上控制主要是加强安全装修材料的管控。后处理主要是针对已经引起的室内污染采用吸附、催化分解等方式消除污染。目前针对甲醛和苯的去除,主要是采用吸附的方法,尽管单一的吸附法对甲醛和苯去除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容易因为吸附饱和引起失活,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催化氧化法能将该类污染物完全降解,但目前的大部分催化剂很难实现常温下甲醛和苯的催化完全降解。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在催化剂表面活化分解为活性氧,该活性氧可以促进甲醛和苯催化氧化过程中中间产物的完全氧化。本发明针对常温下甲醛和苯难以完全催化氧化的特点,制备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促进甲醛和苯的完全氧化。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甲醛和苯在常温下难以催化完全氧化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可以利用其对臭氧的敏感性促进甲醛和苯等污染物的深度降解,同时也能消除臭氧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该催化剂为SiO2包覆的活性碳负载的无定形MnOx催化剂,以MnO2的质量计,MnO2的负载量为载体质量的1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臭氧协同甲醛-苯共催化降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氧化还原的方法制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0 g CTAB, 1.0 g椰壳活性炭分散于300 mL H2O中,室温下搅拌48h;
(2)搅拌的条件下,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00ml(0.05mol/L) NaOH溶液、15mlTEOS和60ml乙醇,将混合溶液在50℃条件下搅拌18h;
(3)得到的沉淀过滤,用去离子洗涤,于100℃干燥12h;
(4)以1g载体/200ml H2O的比例将一定质量的载体分散于水中;
(5)以MnO2的质量计,按MnO2的负载量为载体质量的10-20%向上述悬浮液中加入一定质量KMnO4,常温下搅拌12h;
(6)得到的沉淀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