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木高枝生根包及其制造和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5136.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陈龙;潘明月;刘启标;李辉;陈冲;张姝;袁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园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4/23;A01G24/25;A01G24/28;A01G24/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木 高枝 生根 及其 制造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高枝生根包,该生根包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展开呈矩形,其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件,其另一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扎带,两所述密封件配合将所述主体环设在预定的枝干上,所述扎带的两端配合将所述主体与所述枝干固定,通过在其内部加入培养基,可以方便的设置在适当的树枝上使其生根,快速的得到一颗母本一样基因的树木或果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繁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木高枝生根包及其制造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胸径10cm以上的成年花木、树木用作环境绿化;农业需要果树,传统树木培育的方式有三种:1、播种育苗:通过播种来繁殖小苗,然后培养,有的果树还需要嫁接培养。2、扦插育苗:截取一定长度的新生枝条,插入培养基中使其生根发芽,然后移栽培养。3、压条育苗:将树枝条压入土中,前端留一小部分在外,生根后剪短与母树分离形成独立新株。上述三种育苗方法一般需要3-5年甚至10年才能达到现在的树木绿化要求或者果树结果或达到丰产。显然培养时间长,难以达到现在快速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树木高枝生根包及其制造和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培养时间太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树木高枝生根包,该生根包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展开呈矩形,其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件,其另一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扎带,两所述密封件配合将所述主体环设在预定的枝干上,所述扎带的两端配合将所述主体与所述枝干固定。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主体的材质为布、革或塑料,要选用深色材料,以便吸收阳光热量,增加内部培养基温度。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沿侧边设置有环套,所述扎带穿设于所述环套内。所述扎带为布条、塑料带、松紧带或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拉链、子母扣或魔术贴。
上述的树木高枝生根包的具体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制作主体,选用柔性材料剪裁成矩形,该柔性材料选用深色的布、人造革或塑料布等材质。
2)在矩形边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密封件,该密封件选用拉链,将拉链缝制在矩形边的相对两侧,拉合拉链使主体形成圆筒,或者在矩形边的相对两侧设置子母扣,扣合后使主体形成圆筒,或者在矩形边的相对两侧设置魔术贴,粘合后使主体形成圆筒。
3)在主体的矩形边另一相对两侧分别沿侧边设置环套,将扎带穿设于所述环套内,所述扎带选用布条、塑料带、松紧带或魔术贴,可以将主体的上下两端收紧并固定在树枝上。
一种树木高枝生根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一般在春季,选择健壮、生长良好的枝干,在至少距离分杈点上部10cm处对枝干进行环切,环切口深度达到木质部,宽度根据枝干大小设定1cm-3cm,一般树枝直径3-5cm切口环切1-2cm宽度,树枝直径5-10cm切口环切2-3cm宽度,剥去环切口内树皮至木质部。
2)将所述生根包的主体通过所述密封件环设在所述环切口的周向上,将下端的所述扎带紧固在枝干上,在主体内装入培养基,所述培养基至少覆盖环切口5cm,将上端的所述扎带紧固在枝干上。
3)定期打开密封件,查看生根包内情况,根据培养基湿度浇水。
4)一般培养上个月,生根包内由所述环切口处生出的新根触及生根包主体,即可在距离生根包下端至少5cm截取枝干,取下生根包后,由于夏秋季节阳光强,将该树枝栽培在遮阴网下进行后续培养。
优选地,所述的培养基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椰糠、泥土、腐殖土或锯末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辅料包括生根粉、杀虫剂、消毒剂,混合后的培养基含水量3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园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园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