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齿轮笔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5290.3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24/06 | 分类号: | B43K24/06;B43K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齿轮 | ||
1.一种机械齿轮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1)、外杆(2)、机械齿轮组(3)、笔夹(4)、笔芯(5)和复位弹簧(6);所述笔夹(4)上设有一至多个配合倒钩(41);
机械齿轮组(3)包括动轮组(31)、外壳(32)、活动位移件(33)、笔芯限位底座(34)和锁定件(35);所述活动位移件(33)分为活动环(332)和位移件(331),所述位移件(331)上还设有一至多个配合齿(3311);所述外杆(2)上还设有配合开槽(24)和固定直槽(25);所述外壳(32)上还设有齿轮开槽(322)和外壳固定凸条(324);
所述动轮组(31)由一至多个齿轮(311)组成;所述动轮组(31)内的齿轮(311)之间相互齿和;所述动轮组(31)中至少有一个齿轮(311)与配合齿(3311)之间呈齿轮配合;
所述动轮组(31)中至少有一个齿轮(311)与配合倒钩(41)的配合效果为单向转动;所述配合开槽(24)和齿轮开槽(322)开口位置相同,所述与配合倒钩(41)配合的齿轮(311)穿过配合开槽(24)和齿轮开槽(322)后,与配合倒钩(41)产生齿和;
所述动轮组(31)安装于外壳(32)内,形成动轮套件;
所述外杆(2)内设有最大限位环台(21)和动轮限位环台(22);所述笔芯限位底座(34)上设有位移开口(341)和底座固定凸条(342);所述底座固定凸条(342)和外壳固定凸条(324)滑动固定于固定直槽(25)内;
所述活动位移件(33)、笔芯限位底座(34)、动轮套件、锁定件(35)和笔夹(4)由上而下依次装入外杆(2)内;所述活动位移件(33)、笔芯限位底座(34)和动轮套件依次装入后,通过锁定件(35)和外杆(2)之间的螺纹或者卡扣配合,使得活动环(332)只能上下活动于最大限位环台(21)和动轮限位环台(22)之间,所述动轮套件、笔芯限位底座(34)被固定在锁定件(35)和动轮限位环台(22)之间;
所述笔芯(5)、复位弹簧(6)和内杆(1)由下而上依次装入外杆(2)内;所述内杆(1)装入外杆(2)后,与活动环(332)通过螺纹、卡合或磁吸的方式进行配合;所述复位弹簧(6)置于笔芯(5 )和内杆(1)之间;所述笔芯(5)与笔芯限位底座(34)相互抵触;
挤压内杆(1)往笔夹(4)端移动时,所述位移件(331)通过动轮组(31)往笔夹(4)端单向移动,而笔芯限位底座(34)的位置无法移动,则笔芯会逐步露出内杆(1),此为笔芯出芯的方法;
而笔芯收回的办法,则是通过使配合倒钩(41)或配合齿(3311)与动轮组(31)之间的齿和效果消失,使得内杆(1)受复位弹簧(6)的弹力,往远离笔夹(4)端移动,所述活动环(332)重新与最大限位环台(21)相互抵触;此时,内杆(1)和外杆(2)的配合距离达到最大,则笔芯(5)重新藏于内杆(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齿轮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2)上还设有撬杆槽(23),所述撬杆槽(23)内还设有联动撬杆(7),所述联动撬杆(7)与外杆(2)之间通过铰连接配合;所述联动撬杆(7)分为摁压部(71)和联动部(72),所述联动撬杆(7)的摁压部(71)置于外杆(2)的下半段,所述联动撬杆(7)的联动部(72)则置于外杆(2)上半段,具体置于笔夹(4)的夹持台(42)下;
当笔芯(5)处于露出状态且所述摁压部(71)被摁压时,则所述联动部(72)会上翘,而当所述联动部(72)上翘时,则会带动所述夹持台(42),从而使得笔夹(4)产生形变,使得配合倒钩(41)与动轮组(31)的齿轮(311)分离;则笔芯(5)重新藏于内杆(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齿轮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组(31)中的全部或部分齿轮(311)上还设有变速齿轮(3111),从而改变位移件(331)和配合倒钩(41)之间的移动速率,所述移动速率由变速齿轮(3111)的组合方式决定,则在位移件(331)移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控制与配合倒钩(41)齿和的齿轮(311)的旋转距离,所述旋转距离越长,则所述与配合倒钩(41)齿和的齿轮(311)和配合倒钩(41)之间发生的齿和次数越多,反之则越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2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