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纤维空间结构可控的复合细菌纤维素敷料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5354.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喆;孙卫华;王姣;生俊露;姚勇波;尹岸林;于利超;李海东;吕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28;A61L15/42;C12N1/20;C12P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纤维 空间结构 可控 复合 细菌 纤维素 敷料 制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空间结构可控的复合细菌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明胶基水溶液滴加到含有蛋白成分的非织造材料上,经干燥得到复合型非织造材料;
(2)然后向步骤(1)得到的复合型非织造材料上滴加培养菌液,直至复合型非织造材料吸附培养菌液饱和后,加入菌株培养液进行静置培养;
(3)最后将步骤(2)中静置培养得到的复合物进行纯化后冷冻干燥制得基于纳米纤维空间结构可控的复合细菌纤维素敷料;所述纯化是指浸入浓度为0.1~1wt%的曲拉通水溶液中进行处理;
步骤(1)中,明胶基水溶液是将明胶基成分溶于水后调节pH值为5~7得到;复合型非织造材料中明胶基成分含量为0.1~5wt%;明胶基成分为明胶颗粒和蛋白组分;
步骤(1)中所述含有蛋白成分的非织造材料是由含有蛋白成分的医用短纤维经水刺非织造加工得到;含有蛋白成分的医用短纤维平均直径为5~50μm;
所述含有蛋白成分的医用短纤维是将蛋白溶液加入到医用纤维纺丝溶液体系中,经湿法纺丝得到;
含有蛋白成分的医用短纤维中蛋白的含量为0.1~5wt%;
蛋白溶液为蚕丝蛋白、角质蛋白、还原角蛋白、血清蛋白、鱼胶蛋白、卵白蛋白、粘蛋白和血纤蛋白的一种以上的溶液;蛋白溶液的浓度为0.5~10wt%;
医用纤维是指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壳聚糖纤维和海藻酸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含有蛋白成分的非织造材料克重为40~200g/m2;
步骤(2)中,加入的发酵培养液的液面高度高于复合型非织造材料上表面4~20mm;所述培养菌液是在浓缩菌液中加入菌株培养液并均匀分散得到;
所述培养菌液中的菌株细胞密度为103~1013个/mL;
所述浓缩菌液由等电点为3.5~4的菌株依次经过活化、扩增和离心的工序获得;
所述离心的转速为2000~8000r/min,时间为3~5min;
所述菌株培养液是通过调节所述发酵培养液的pH值为5.0~6.0得到;
基于纳米纤维空间结构可控的复合细菌纤维素敷料为由致密层和疏松层组成的疏密结构,其中致密层为细菌纤维素薄膜,疏松层为含有蛋白成分的非织造材料与细菌纤维素的复合层;致密层的厚度为0.5~10mm;疏松层的厚度为含有蛋白成分的非织造材料的厚度;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20~40nm;疏松层具体是非织造的微米级纤维上分布着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且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占疏松层的表面积比例为20~80%;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间的平均距离为50~10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空间结构可控的复合细菌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明胶基水溶液的配置过程为:将明胶基成分溶于去离子水中,在35~45℃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6h得到;明胶基水溶液中明胶颗粒的含量为1~3wt%,蛋白组分的含量不高于1wt%;所述蛋白组分为牛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一种以上;
干燥为自然干燥、烘箱干燥或者冷冻干燥;自然干燥是在室温下干燥12~48h;烘箱干燥的温度为35~50℃,时间为1~6h;冷冻干燥是在-20℃温度条件下冷冻6~24 h,再真空干燥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3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婴儿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打捞水面垃圾无人船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