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和杀灭蓝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6133.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喻凌寒;郭朝霞;易秋萍;雍思龙;宋艳芬;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N9/50;C12N9/42;C12N9/20;C02F3/34;C12R1/25;C12R1/29;C12R1/0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431600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杀灭 蓝藻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抑制和杀灭蓝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复合菌剂、复合载体和去离子水,所述复合菌剂、复合载体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7:60~80:200~400,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溶藻细菌、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所述溶藻细菌、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数之比为2~3:1~2:2~3:5~7:3~4,所述复合载体包括氨基酸、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所述氨基酸、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2~3:0.5~0.8:0.7~1:0.3~0.5。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4d的除蓝藻达到100%,除蓝藻的用时更短,效率更加,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生生物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抑制和杀灭蓝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水华和赤潮的频繁爆发,不仅加剧了水体的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由于水华蓝藻能够产生并释放以微囊藻毒素为主的多种藻毒素,因此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治理蓝藻水华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虽然采用重金属铜等化学杀藻剂可以杀死蓝藻,采用铁或铝化学絮凝剂和黏土矿物等天然絮凝剂可以快速沉降蓝藻,但水体中存在的氮磷可以支持蓝藻生长而再次导致蓝藻水华,同时化学物质残留将导致水体二次污染。
溶藻微生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种群机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藻类生物量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等控藻方法,微生物控藻具有高效、安全、持久等优点,且有些溶藻细菌具有调控水质、降解有害物质、促进优良微藻生长等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溶藻微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溶藻:一是直接溶藻,即通过藻菌直接接触,甚至侵入藻细胞内进行溶藻;二是间接溶藻,即通过分泌某种胞外活性物质溶解藻细胞,或者通过与藻类竞争营养来抑制藻类生长,其中,通过分泌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抗生素、生物碱等途径间接溶藻是微生物溶藻的主要作用方式。近年,国内外已陆续发现不少微生物通过不同方式溶解和抑制藻类生长。常见的主要有藻类病毒、溶藻细菌(假单胞菌、交替假单胞菌、弧菌、芽孢杆菌等)、溶藻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等。已有报道的微生物菌剂,例如微生物菌群EM、液可清(ACF32)、Micro-Bac发酵液(复合微生物)等在小型富营养化水面、水体的应用中均表现出较好的除藻效果,且工艺简单,“以菌治藻”的这一形势为微生物除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
为此,提出抑制和杀灭蓝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和杀灭蓝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4d的除蓝藻达到100%,除蓝藻的用时更短,效率更加,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生生物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抑制和杀灭蓝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括复合菌剂、复合载体和去离子水,所述复合菌剂、复合载体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7:60~80:200~400,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溶藻细菌、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所述溶藻细菌、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数之比为2~3:1~2:2~3:5~7:3~4,所述复合载体包括氨基酸、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所述氨基酸、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2~3:0.5~0.8:0.7~1:0.3~0.5。
具体的,所述溶藻细菌为海洋细菌假交替单胞菌。
具体的,所述光合菌为蓝细菌。
具体的,所述放线菌为小单孢菌。
具体的,所述酵母菌为深红酵母。
具体的,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