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异构显示融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6341.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浪;熊小琳;凌恒;谢丹;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显示 融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异构显示融合系统,包括:资源调度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控制策略;图像融合模块用于接收不同的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显示图像,并对所有显示图像进行图像融合,生成新的图像;新的图像根据控制策略,选择再次图像融合或者直接送至显示模块进行图像显示;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图像融合模块发送的需要显示的融合图像,并进行图形的显示;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跟图像生成相关的外部输入数据,并进行处理,处理完成的数据根据控制策略送至对应的图像生成模块进行图像生成;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接收经处理后的外部输入数据,并按照控制策略选择对应的图像生成模板并结合外部输入数据,生成显示图像,生成的显示图像送至图像融合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以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异构显示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嵌入式显示领域中通常将所有需要显示的信息发送至显示板卡中,显示板卡接收数据并进行最终显示数据的处理然后输出显示图像,显示板卡上搭载有CPU和GPU,受限于显示板卡中CPU和GPU的硬件性能,传统的显示技术在输出更多渲染效果的同时不能保持较高的帧率,显示板卡会成为整个显示系统的性能瓶颈,随着显示需要的输入数据增加会降低图像输出帧率和渲染效果,同时也无法简单地通过扩展硬件来完成系统的线性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异构显示融合系统,用于解决传统嵌入式显示系统中显示板卡的单点瓶颈和扩展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异构显示融合系统,包括:
资源调度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控制策略,并通过控制策略对图像融合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图像生成模块进行资源调度和控制;
图像融合模块用于接收不同的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显示图像,并对所有显示图像进行图像融合,生成新的图像;新的图像根据控制策略,选择与新接收到的其他显示图像进行再次图像融合或者直接送至显示模块进行图像显示;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图像融合模块发送的需要显示的融合图像,并进行图形的显示;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跟图像生成相关的外部输入数据,并进行处理,处理完成的数据根据控制策略送至对应的图像生成模块进行图像生成;
图像生成模块内置有图像生成模板,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接收经处理后的所述外部输入数据,并按照控制策略选择对应的图像生成模板并结合所述外部输入数据,生成显示图像,生成的显示图像送至图像融合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策略的生成过程包括:
所述控制策略生成获取其他模块的类别、模块计算能力、通信带宽、有无绑定的硬件资源以及系统需要显示的图像内容五个方面信息,资源调度控制模块收集到所述信息后为每个模块配置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数据处理模块而言控制策略包含了数据如何处理以及处理后的数据需要传输的目的地;对图像生成模块而言控制策略包含了图像生成任务以及生成后的图像需要传输的目的地;对图像融合模块而言控制策略包含了接收哪些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图像、用哪种方式进行图像的融合、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显示或再次融合。
进一步地,图像融合模块在进行显示图像的融合过程中,根据显示图像的属性将每个图像生成模块提供的显示图像看作一个单一图层,根据控制策略对各个图层进行叠加完成图像的最终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输入数据包括图像状态显示参数、图像尺寸、位置参数;所述进行处理包括单位转换、坐标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生成策略中包含图像生成任务,该任务中包括图像生成所需要的输入数据、生成何种图像、图像生成模块的选择。
进一步地,至少设置一个资源调度控制模块和一个图像融合模块,数据处理和图像生成模块则设置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