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油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6453.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桢;刘婧妮;王家学;陈光辉;周小平;廖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2C7/06;F02C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系统 | ||
1.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设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通过管路连接发动机滑油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滑油箱进油口;
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设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第一进油口连通;
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集成在散热器内;
所述散热器由肋片等分为左右两部分;散热器左半部分自上而下等分为:依次连通的第一常流程、第二常流程和第三常流程;散热器右半部分自上而下等分为:第一备流程、第二备流程和第四常流程;
所述第一备流程和第二备流程连通,所述第四常流程和第三常流程连通;
所述第一常流程与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常流程与第一出油口连通;
所述第一备流程与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备流程与第二出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单向活门;
所述单向活门设置在第二出油口;所述单向活门用于防止来自第一出油口的滑油回流至第二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压力活门;
所述压力活门设置在第二进油口;所述压力活门用于在第一散热通道堵塞时开启,以便来自发动机滑油出油口的滑油进入第二散热通道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控活门;所述温控活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发动机滑油出油口和滑油箱进油口;所述温控活门用于在燃油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时开启,以便来自发动机滑油出油口的滑油直接回流至滑油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每一个流程内均设置有对向插接的锯齿形翅片;滑油在所述对向插接的锯齿形翅片之间的缝隙内呈“S”形流动,以增加散热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机身腹部并与机身腹鳍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冲压空气流经散热器左右表面用于为散热器内的滑油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内均设置有放油嘴,所述放油嘴用于维护时将散热通道内的滑油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4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