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6633.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崔敏华;杨汉文;李冲;潘辉;王瑞;陈安怡;浦田;朱葛;郑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2;C02F11/12;C02F11/14;C02F11/143;C02F11/145;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郭金玉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压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使得蓝藻泥压滤液处理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并提升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一种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对含水率85‑95%的蓝藻泥进行压滤,由此产生的蓝藻压滤液进行吹脱工艺处理,将蓝藻泥压滤液中的氨氮浓度降低20‑40%;S4:吹脱工艺处理后的蓝藻泥压滤液加入可溶性碳酸盐,沉淀钙离子;S5:钙离子沉淀处理后的蓝藻泥压滤液通入臭氧氧化;S6:臭氧氧化后的蓝藻泥压滤液通过厌氧生物反应器(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系统处理;S7:蓝藻泥压滤液通过好氧生物反应器系统(如A/O水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蓝藻治理手段仍然是打捞为主,通过机械手段将富含蓝藻的藻水输送至藻水分离站进行初步脱水,浓缩成含水率85-95%的藻泥用于后续处理。藻泥产量巨大,如果采取填埋或者露天堆放的处理方法存在许多弊端。蓝藻泥中含有的大量游离水、有机污染物及藻毒素给填埋场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蓝藻泥极易腐烂产生恶臭,不仅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质量,而且还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无害化处置是蓝藻处理工艺选择的主要原则。
根据蓝藻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热值高、生物抑制性物质含量高等特点,蓝藻泥的处理工程适宜采取“深度脱水+掺烧”的工艺路线。蓝藻泥深度脱水有利于实现其减量化,节省运输成本和后续处理处置设备的占地面积等。掺烧工艺能够实现蓝藻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不仅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虽然固体减量化效果显著,但是规模化应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人发现压滤过程中产生的压滤液是潜在污染源,蓝藻在压滤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添加剂,导致压滤液含盐量高且种类复杂;蓝藻细胞结构的破坏,导致大量胞内有机质释放,使得压滤液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同时蓝藻泥压滤液还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其生物毒性对生化处理过程中的脱氮微生物产生极大的运行,导致脱氮微生物无法正常进行脱氮过程,整个脱氮工艺处理效果差;其次,蓝藻打捞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压滤液水质和水量波动巨大,这对整个工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存在极大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有必要设计一套针对性强的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使得蓝藻泥压滤液处理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并提升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所述蓝藻泥压滤液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S1,蓝藻经打捞至藻水分离站初步脱水;
S2,将初步脱水后的蓝藻泥加入药剂调理,而后进入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产生所述蓝藻泥压滤液;
其特征在于:蓝藻泥压滤液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S3,压滤过程中产生的蓝藻泥压滤液进行吹脱工艺的处理;
S4,吹脱工艺处理后的蓝藻泥压滤液加入可溶性碳酸盐用于沉淀去除钙离子;
S5,钙离子沉淀处理后的蓝藻泥压滤液通入臭氧氧化用于去除生物抑制物;
S6,臭氧氧化后的蓝藻泥压滤液通过厌氧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
S7,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蓝藻泥压滤液通过好氧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药剂包括蓝藻泥的干基质量20-40%的氧化钙,5-15%的氯化铁或5-25%的聚合硫酸铁(即5-15%的氯化铁可由5-25%的聚合硫酸铁替代),优选地,所述药剂包括蓝藻泥的干基质量30%的氧化钙,5%的氯化铁或5%的聚合硫酸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