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冰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冰蓄冷机组及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7027.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升;何玉雪;吴宁波;宋炎林;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控制 方法 冰蓄冷 机组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冰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冰蓄冷机组及空调系统,涉及蓄冷领域,解决了冰蓄冷机组内的融冰结构在低负荷下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融冰结构包括调节部件和换热器,换热器及与其连接的泵体和阀门位于与蓄冰槽连通的第一支路上,调节部件位于与蓄冰槽连通的第二支路上,用于调节与蓄冰槽换热后的载冷剂流向第一支路的流量。上述融冰结构通过位于第二支路上的调节部件分流载冷剂,当用户末端负荷较低时,可将泵体调节至最低稳定频率,阀门开度调小至最小稳定开度,若仍无法满足用户端的低负荷,则开启调节部件并增大其开度,进一步满足用户末端低负荷需求,泵体运行和阀门的开度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保证融冰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融冰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冰蓄冷机组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冰蓄冷空调利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使蓄冷介质结成冰,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及潜热特性,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出冷量来满足空调冷负荷的要求。
冰蓄冷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冰位于蓄冰槽内,载冷剂(常用乙二醇)在盘管内流动,至蓄冷冰槽内时将冰融化并带走其内的冷量,再流动至换热器中与冷冻水换热,将冷量传递给空调冷冻水。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实际的运行控制过程中,用户末端的负荷是不断变化的,当用户末端负荷降低时,传统的控制方式都是先调节水泵的频率,直到水泵的频率降到最小时,才开始调节阀门的开度;或是阀门组的开度关到最小时,才开始降低水泵的频率。容易导致水泵长时间运行在极低的效率范围,阀门开度过小也会使阀门控制失稳。
因此,现有的融冰结构中当用户末端负荷降低至一定程度时,水泵长期在最小频率下运行、阀门在最小开度下使用时易存在控制失稳的问题,造成整个冰蓄冷机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冰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冰蓄冷机组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冰蓄冷机组内的融冰结构在低负荷下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融冰结构,包括调节部件和换热器,其中:
所述换热器及与其连接的泵体和阀门位于与蓄冰槽连通的第一支路上,所述调节部件位于与所述蓄冰槽连通的第二支路上,用于调节与所述蓄冰槽换热后的载冷剂流向所述第一支路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两者中,其中所述第二支路的入口端靠近所述蓄冰槽的出口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的入口端与所述蓄冰槽的出口端连通,所述调节部件的出口端与所述蓄冰槽的入口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蓄冰槽的出口端存在出水总管,所述蓄冰槽的入口端存在有入水总管,其中:
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进水端均与所述出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出水端均与所述入水总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为调节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换热器的入口端,所述泵体连接于所述换热器的出口端。
优选的,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的泵体为变频水泵。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和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的阀门均为开度可调节的节流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融冰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所述泵体的最低稳定频率P,及所述阀门的最小稳定开度L;
S2:用户末端负荷降低时,降低所述泵体的频率和/或减小所述阀门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7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