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猴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8059.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罗畅;刘萍;陈镇;贾毅超;陈安明;陈孝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12/02 | 分类号: | B61B12/02;B61B12/06;A61G1/013;A61G1/04;A61G1/05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朱法恒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猴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吊杆、坐板、脚端架和折叠式担架,脚端架垂直固定于吊杆的下端,坐板固定于脚端架上侧的吊杆上,折叠式担架沿横向设置,且折叠式担架两侧的两根担架杆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于脚端架的两端,两根担架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杆件扣件。以解决现有猴车舒适度差,且结构设计不合理,伤员难以自主乘坐猴车返回地面的问题。属于井下人员转移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猴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井下人员转移领域。
背景技术
猴车作为井下交通工具,担任着井下载人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紧急救援的任务。在井下,因为需要随时随地的通风,在冬季来临时,工人坐在猴车座上,腿冷、体凉很容易造成身体不舒服,这样既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又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从井口到采煤工作面的距离大都比较远,普通的猴车通常适合身体健康的矿工乘坐,当矿工身体不适需要快速救治时,伤员难以自主乘坐猴车返回地面救治,如靠其他工人寻找担架,可能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猴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猴车舒适度差,且结构设计不合理,伤员难以自主乘坐猴车返回地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多功能猴车装置,包括吊杆、坐板、脚端架和折叠式担架,脚端架垂直固定于吊杆的下端,坐板固定于脚端架上侧的吊杆上,折叠式担架沿横向设置,且折叠式担架两侧的两根担架杆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于脚端架的两端,两根担架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杆件扣件。
前述猴车装置中,所述折叠式担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根担架杆,两根担架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帐布,两根担架杆均由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节杆、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依次对接而成,且两根担架杆的第一节杆与第二节杆的连接端均通过第一转轴相铰接,两根担架杆的第二节杆与第三节杆的连接端均通过第二转轴相铰接,所述杆件扣件固定于第三节杆的外端;
前述猴车装置中,折叠式担架折叠状态下,第二节杆垂直于第一节杆,且第三节杆的外端通过杆件扣件固定于第一节杆的中部;
前述猴车装置中,第二节杆和第三节杆的上部还开设有透明窗;
前述猴车装置中,折叠式担架展开状态下,两根担架杆的另一端通过杆件扣件固定于相邻猴车装置的脚端架的两端,以对两根担架杆的四端支撑固定,形成稳定的担架结构;
前述猴车装置中,所述两根担架杆之间还设置有安全带,安全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担架杆上。
前述猴车装置中,吊杆为长度可调式结构;
前述猴车装置中,吊杆包括下部吊杆和上部吊杆,上部吊杆的下部为空心钢管,空心钢管上沿横向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沿竖向分布有多个,下部吊杆的上部伸至上部吊杆下部的空心钢管内,且下部吊杆的上部沿横向开设有螺栓定位孔,通过横向穿设于螺栓孔和螺栓定位孔内的螺栓以固定连接下部吊杆和上部吊杆,调整螺栓插入的螺栓孔的位置即可调节吊杆长度。
前述猴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常规使用时,将折叠式担架折叠,第二节杆垂直于第一节杆,且第三节杆的外端通过杆件扣件固定于第一节杆的中部,从而使折叠式担架竖向折叠形成挡板,为猴车使用者的前方遮挡;
需要使用担架运送伤员或病患时,展开折叠式担架,调节前方猴车与所使用猴车之间的距离,将第三节杆的外端通过杆件扣件固定于前方猴车脚端架的两端,通过两个猴车将展开的折叠式担架吊起,伤员或病患躺上折叠式担架后运送出井即可。
前述方法中,所述前方猴车的吊杆为长度可调式结构,折叠式担架展开使用时,调节前方猴车中吊杆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倾角的井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