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缓膜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8371.9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侃鸣;张泽瀚;刘聪;王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B01D6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厌氧膜 生物反应器 处理 市政 污水 过程 利用 群体 感应 抑制剂 呋喃 减缓 污染 方法 | ||
1.一种在基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缓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完全混合式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处理市政污水,AnMBR包括内含浸没式膜组件的厌氧反应器,膜组件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抽吸泵,膜组件的出水口与抽吸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表,厌氧反应器上还设有用于对其内部混合液进行搅拌的搅拌器;
在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反应器内接种含有厌氧菌种的厌氧絮状污泥,所述厌氧菌种包括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ota、Chloroflexi和Synergistota;市政污水中预先加入呋喃酮并混合均匀,然后通入到厌氧反应器内,搅拌下进行厌氧降解处理,同时在抽吸泵的抽吸作用下通过膜组件的过滤作用,持续排出处理后的清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膜组件出水过程中的跨膜压差TMP通过所述压力表进行测量,当压力表测量的TMP达到30kPa时,将被污染的膜组件从厌氧反应器中取出,替换上新膜组件,然后厌氧反应器继续运行,并对被污染的膜组件进行清洗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缓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污染的膜组件进行清洗处理的过程为:膜组件经过清水冲洗后,在400-600 mg/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至少12 h;市政污水中添加的呋喃酮的浓度为50-120 mg/L,优选为80-100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反应器内的厌氧絮状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LSS保持在5000-6000mg/L之间,污泥的固体停留时间SRT为15-30天;添加有呋喃酮的市政污水在厌氧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25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政污水治理过程中,厌氧反应器内的混合液的温度为20-35℃,pH在6.7~7.4范围内,搅拌的转速为200-400rp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缓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采用平板膜,平板膜的材质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其孔径为0.08-0.15μm,该膜组件以5-8 L m-2 h-1的通量持续出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缓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厌氧菌种的厌氧絮状污泥,是通过以下步骤驯化制得:以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接种污泥加入到市政污水中后,在无氧状态下驯化培养15-25h,15-25h后更换新的市政污水,循环操作13-25天;驯化培养得到的厌氧污泥保存在厌氧环境下,即制得所述含有厌氧菌种的适合处理市政污水的厌氧絮状污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缓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污泥加入到市政污水中进行驯化培养时,接种污泥在市政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MLSS控制在5000-6000mg/L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nMBR处理市政污水过程中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减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污水的COD值为300±50mg/L,通过膜组件持续排出处理后的清水的COD值为30±1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3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