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9372.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保护 电路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板,该电池保护电路板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中集成有控制晶体管,控制晶体管连接在第二电压端和第三电压端之间;电池保护电路板还包括衬底电压选择电路和栅极电压控制电路;衬底电压选择电路与控制晶体管的衬底端电连接,用于将系统最低电压输出至控制晶体管的衬底端;栅极电压控制电路用于产生控制控制晶体管导通状态的栅极电压,控制晶体管用于根据栅极电压导通或关断,电池保护电路板用于在控制晶体管导通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集成在控制芯片上的控制晶体管实现对电池的充电或放电,缩小了电路板的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路板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电池保护电路板均采用控制芯片+外置MOS管的形式,通过控制芯片检测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控制外置的MOS管的导通状态来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然而,将MOS管外置于控制芯片外侧的结构使得电池保护电路板面积较大,并且现有技术中需外置两个MOS管才可实现对电池充放电的控制,进一步加大电池保护电路板的面积,并且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板,以实现缩小电路板面积,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板,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包括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以及第三电压端,所述控制芯片中集成有控制晶体管,所述控制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压端和所述第三电压端之间;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还包括第四电压端,所述第一电压端与所述第四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压端和所述第二电压端之间接入至少一节电池;
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还包括衬底电压选择电路和栅极电压控制电路;
所述衬底电压选择电路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衬底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压端的电压大小和所述第三电压端的电压大小确定系统最低电压,并将所述系统最低电压输出至所述控制晶体管的衬底端;
所述栅极电压控制电路用于产生控制所述控制晶体管导通状态的栅极电压,所述控制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栅极电压导通或关断,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用于在所述控制晶体管导通时,通过所述第三电压端和所述第四电压端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
可选的,所述衬底电压选择电路包括:第一选择单元、第二选择单元和选择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的公共端为第一公共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极的公共端为第二公共端,所述第一公共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公共端和/或所述第二公共端作为所述衬底电压选择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选择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三电压端和所述第二电压端的电压,并在所述第三电压端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端的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向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以及在所述第三电压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端的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
可选的,所述选择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