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加长器与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9401.8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市南安步盛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B60L53/18;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362399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线缆 加长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加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加长器机箱(112);所述线缆加长器机箱(112)内固定设置有水平的矩形平台(7);所述矩形平台(7)的中央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09),所述轴承座(109)内通过中心轴承(110)转动设置有中心转轴(120);所述中心转轴(120)的顶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中心回转齿轮(105);还包括固定在线缆加长器机箱(112)上的电机支架梁(107),所述电机支架梁(107)上固定安装有齿轮输出电机(106),所述齿轮输出电机(106)的输出轴同轴心连接有输出齿轮(108),所述输出齿轮(108)与所述中心回转齿轮(105)啮合,从而使输出齿轮(108)的回转能带动所述中心转轴(120)沿轴线回转;
还包括水平的回转臂(104),所述回转臂(104)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转轴(120)的侧部固定连接,从而使回转臂(104)随所述中心转轴(120)沿轴线回转;还包括水平的摇臂(102),所述摇臂(102)的一端与所述回转臂(104)的末端通过铰接件(103)铰接;从而使摇臂(102)能沿所述铰接件(103)的轴线自由水平摇动;所述摇臂(102)的末端设置有竖向的轴承孔(021),所述轴承孔(021)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滑轮轴(21),所述滑轮轴(21)上同轴心连接有滑轮(6);所述滑轮(6)随所述滑轮轴(21)水平运动,且滑轮(6)能沿自身轴线自由回转;还包括充电桩的充电线缆(12),所述充电线缆(12)的根部连接充电桩主体的供电输出端(16),充电线缆(12)的末端连接有充电枪(17);所述充电线缆(12)跨过所述滑轮(6)上的滑轮槽(37);
矩形平台(7)上沿等速螺线路径等距阵列分布有若干固定柱(2),每一个固定柱(2)上均同轴心活动套设有滑动套(5),各所述滑动套(5)能沿轴线自由回转;若干滑动套(5)沿等速螺线路径等距阵列分布;将沿等速螺线路径等距阵列分布的若干滑动套(5)的集合记为滑动套等速螺线阵列;滑动套等速螺线阵列内形成沿等速螺线路径延伸的滑轮约束螺线巷道(4);所述滑轮(6)位于所述滑轮约束螺线巷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加长器,其特征在于:滑轮(6)在所述滑轮约束螺线巷道(4)内的任意位置时,所述回转臂(104)的延伸线与摇臂(102)的延伸线始终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加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轴(120)的轴线经过滑动套等速螺线阵列的螺线中心(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加长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滑动套(5)之间均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加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加长器机箱(112)的一侧壁上镂空设置有线缆引出口(121),所述充电线缆(12)穿过所述线缆引出口(121);所述线缆引出口(121)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线缆引出轮,一对线缆引出轮转动安装在滚轮支架(26)上,一对线缆引出轮包括第一线缆引出轮(11)和第二线缆引出轮(29),第一线缆引出轮(11)和第二线缆引出轮(29)相互滚动配合, 第一线缆引出轮(11)和第二线缆引出轮(29)的轮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线缆环槽(100.1)和第二线缆环槽(100.2),第一线缆环槽(100.1)与第二线缆环槽(100.2)相切;所述充电线缆(12)沿切线方向穿过第一线缆环槽(100.1)与第二线缆环槽(100.2)之间;第一线缆引出轮(11)上侧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第一齿轮(115),所述第二线缆引出轮(29)上侧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第二齿轮(116),所述第一齿轮(115)与第二齿轮(116)啮合;
在第一齿轮(115)和第二齿轮(116)的啮合作用下,第一线缆引出轮(11)和第二线缆引出轮(29)的回转能使第一线缆环槽(100.1)与第二线缆环槽(100.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切线方向拖动沿切线方向穿过第一线缆环槽(100.1)与第二线缆环槽(100.2)之间的充电线缆(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市南安步盛汽配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市南安步盛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4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放电的分容柜
- 下一篇:一种辅料地雷式绳扣自动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