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玻纤切丝器的送丝机构及其断丝检测的解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9773.0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4 | 分类号: | B05B13/04;B05B12/02;B05B12/00;B05B13/02;D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玻纤切丝器 机构 及其 检测 解决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玻纤送丝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玻纤切丝器的送丝机构及其断丝检测的解决方法,包括喷涂机器人,还包括:伺服转台、玻纤送丝机构、树脂喷枪系统;其具体使用步骤如下:S1、断丝检测;S2、止送启动;S3、收丝启动;S4、开关枪检测;玻纤送丝机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解决了喷涂暂停时绕丝的问题,断丝检测器距离喷涂区较远,不易被污染,降低了维护成本;改制手动喷枪由手动喷枪改制而来,并集成了切丝器,维护保养与手动枪相同,降低了操作难度;整套系统扩展了机器人喷涂的功能,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减少工人与玻纤接触的机会,为减少尘肺病做出了积极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玻纤送丝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玻纤切丝器的送丝机构及其断丝检测的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浴缸制作工艺与传统的陶瓷工艺不同,现代浴缸采用亚克力板热塑模成型,然后在底部喷一层较厚的树脂和玻璃纤维的混合层,工人对混合层涂抹均匀后,再烘干便制作成了结实的浴缸胚。
玻璃纤维需要切断后再与树脂在喷涂时混合,市面上有专用的玻纤切丝器和树脂喷枪,但都是人工近距离手持操作,玻纤切断时会形成大量的玻璃丝,很容易穿透人的皮肤,造成皮肤病和尘肺病。
采用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喷涂的部分工作,但玻璃纤维和雾化状态的树脂极易污染传感器,导致机器人无法正常工作。切丝器关停时,玻璃纤维因惯性冲出来一部分,会缠绕在喷枪或机器人手臂上,机器人按既定程序无法对玻纤进行收回和梳理,当再次开启切丝器时,玻纤会被拉扯住,导致送丝中断。
喷涂时需要工人手持喷枪上下晃动,让树脂和玻纤充分混合。机器人采用PTP编程很难达到工人操作的灵活程度,导致机器人喷涂树脂玻纤局限在喷涂工件的平整表面区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玻纤切丝器的送丝机构及其断丝检测的解决方法。
一种自动玻纤切丝器的送丝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用于执行喷涂轨迹的喷涂机器人,还包括:
伺服转台,固定在地面上且安装在喷涂机器人的正前方,用于放置工装,工件固定在工装上,用于工件在水平面上的任意角度旋转;
玻纤送丝机构,固定在地面上且安装在喷涂机器人的侧面,用于玻纤的传送;
树脂喷枪系统,安装在喷涂机器人的末端法兰上,用于玻纤的切断和喷出。
所述的伺服转台包括支撑台、安装在机构框架上用于限定支撑台运动方向的直线滑轨、安装在机构框架上且缸杆与支撑台连接的举升气缸、安装在举升气缸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连接用于减速并增大扭矩将动力传递到支撑台上的行星减速机。
所述的直线滑轨的滑块安装在支撑台上,导轨安装在机构框架上。
所述的玻纤送丝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调节支架、固定在调节支架的后端下方用于玻纤的动态导向,防止玻纤运动时被卡阻的送料导向槽、安装在送丝路线的送料导向槽前端用于瞬间夹持玻纤,防止玻纤冲出去过多的止送机构、安装在送丝路线的止送机构的前端用于检测玻纤是否在运动的断丝检测器、安装在调节支架的前端下方位置处用于将送出的玻纤收回,防止缠绕喷枪的空气回丝机构,所述的送料导向槽下端设置有料框。
所述的止送机构包括固定在调节支架上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微型气缸一、与微型气缸一的缸杆连接的移动板。
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固定板下方,依靠自重使移动板与固定板有间隙,玻纤从间隙中穿过而不受到阻力。
所述的空气回丝机构包括固定在调节支架上的导流管、安装在导流管前端部的空气帽、设置在空气帽上的节流阀。
所述的空气帽内部设有一圈均布的导流口,压缩空气通过导流口均匀的从导流管快速流出,空气帽端部形成负压,玻纤被吸入导流管,再从导流管向后吹出,玻纤被源源不断的被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希美埃(芜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