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薄壁骨架制作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9808.0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承华;秦启巍;胡加勇;龚光辉;谭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0 | 分类号: | B21D31/00;B21D37/2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骨架 制作 新方法 | ||
1.铜薄壁骨架制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外套(1);其中,所述外套(1)为竖直的圆柱体结构,在外套(1)上加工出贯穿其轴向两端的圆孔Ⅰ(101);
2)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内套(2);其中,所述内套(2)为外径与圆孔Ⅰ(101)直径相等的圆柱体结构,在竖直的内套(2)上加工出贯穿其轴向两端的圆孔Ⅱ(201),圆孔Ⅱ(201)与内套(2)的轴线重合,在圆孔Ⅱ(201)靠近其下端的内壁上加工出圆形槽(2011);将所述内套(2)沿其轴线对切得到两个内套坯件(202);
3)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压轴(3);其中,所述压轴(3)包括圆盘(301)和呈圆柱体结构的轴杆(302),将轴杆(302 )竖直放置,将圆盘(301)连接到轴杆(302 )的上端,圆盘(301)和轴杆(302)的轴线重合;
4)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胀形芯轴(4);其中,所述胀形芯轴(4)为圆柱体结构;
5)加工出所述骨架胀形模的垫圈(5);其中,所述垫圈(5)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底座(501),将底座(501)竖直放置,在底座(501)的上端加工出与其同轴的圆形凸台(502);
6)加工出加工夹具的焊接芯轴(6);其中,所述圆柱体结构;
7)加工出加工夹具的压板(7);其中,所述压板(7)为轴线呈竖直的圆柱体结构,在压板(7)上加工出贯穿其轴向两端的圆孔Ⅲ(701),在压板(7)的下端面加工出与圆孔Ⅲ(701)连通的圆孔Ⅳ(702),圆孔Ⅲ(701)和圆孔Ⅳ(702)的轴线均与压板(7)的轴线重合,圆孔Ⅲ(701)和圆形槽(2011)的直径均小于圆孔Ⅳ(702)的直径;
8)将黄铜带(8)卷成单层的圆筒并贴合在一个所述内套坯件(202)的弧形槽内,垫圈(5)从下端伸入该内套坯件(202)的弧形槽内,使圆形凸台(502)伸入黄铜带(8),直到底座(501)的上表面与黄铜带(8)的下端面抵紧,将另一个内套坯件(202)扣合在黄铜带(8)和底座(501)上,两个内套坯件(202)拼合成内套(2);其中,所述圆形凸台(502)的上表面位于圆形槽(2011)的下方;
9)将拼合好的所述内套(2)插入外套(1)的圆孔Ⅰ(101)内;其中,外套(1)、内套(2)和垫圈(5)的下表面齐平;
10)将所述胀形芯轴(4)从上端插入黄铜带(8),直到胀形芯轴(4)的下端与圆形凸台(502)的上表面接触;
11)将所述压轴(3)的轴杆(302)从上端插入黄铜带(8),直到轴杆(302)的下端与胀形芯轴(4)的上表面接触;
12)油压机向所述压轴(3)的圆盘(301)施加向下的力,推动胀形芯轴(4)压缩变形,黄铜带(8)与圆形槽(2011)对应的管段经胀形芯轴(4)挤压进入圆形槽(2011),从而黄铜带(8)上形成环形凸起(801);
13)退出所述油压机,拆分内套(2),取出黄铜带(8);
14)把所述黄铜带(8)的上下端对调,将两个内套坯件(202)贴合在黄铜带(8)的外表面拼合成内套(2),将内套(2)插入外套(1)的圆孔Ⅰ(101)内;其中,所述黄铜带(8)的上端伸出内套(2),环形凸起(801)卡固在内套(2)的上端面上,内套(2)的上端面和外套(1)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15)将所述焊接芯轴(6)插入黄铜带(8),使焊接芯轴(6)的外壁与黄铜带(8)的内壁紧密贴合;
16)将所述压板(7)通过圆孔Ⅳ(702)和圆孔Ⅲ(701)套设在黄铜带(8)的上端;其中,所述环形凸起(801)的竖向高度大于圆孔Ⅳ(702)的深度,压板(7)在环形凸起(801)的支撑下与内套(2)的上端面存在间隙;
17)所述油压机向压板(7)施加向下的力,压板(7)向下运动,直到压板(7)的下端面与内套(2)的上端面接触,环形凸起(801)经挤压产生变形,直到与圆孔Ⅳ(702)的内壁抵紧;
18)退出所述油压机,取出黄铜带(8);其中,焊接芯轴(6)保留在黄铜带(8)内;
19)将所述黄铜带(8)两个相互接壤的边缘采用焊锡进行焊接,形成封闭的圆筒,并对焊疤(9)进行修光,取出焊接芯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薄壁骨架制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具有对所述圆形槽(2011)的底部和侧壁的连接处进行圆滑过渡处理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8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敏素质测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临床医学药剂调制装置及其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