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医内科用胃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9994.8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亓恒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亓恒梁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0;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医 内科 胃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医内科用胃镜,包括抬颚机架、位置转移部件、方位微调部件、胃镜插入部件;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抬颚机架上滑动安装有抬颚滑块,抬颚滑块能帮助患者抬起下颚,位置转移部件能调节方位,使胃镜处于合适的位置,通过方位微调部件进行微调,限制销柱与上微调转盘上孔配合,使位置确定后能进行锁定,防止检测过程中意外引起位置偏移,给检查带来影响,胃镜插入部件上有咬圈,患者咬住咬圈,防止患者咬住胃镜连接管,胃镜连接管的前端为球状,避免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内部器官造成伤害,本发明结构新颖,能减小患者接受检查时的疲劳和痛苦,操作方便,位置微调后并进行锁定,胃镜喂入过程细腻,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西医内科用胃镜。
背景技术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最早的胃镜是德国人库斯莫尔在1868年借鉴江湖吞剑术发明的库斯莫尔管,它其实就是一根长金属管,末端装有镜子。但因为这种胃镜容易戳破病人食道,因此不久就废弃了。1950年,日本医生宇治达郎成功发明软式胃镜的雏形——胃内照相机。进行胃镜检查时,普遍采用侧卧式身位,并且患者头部上扬一定角度,使食道接近一条直线,便于插管,但这样容易使患者疲劳,并且目前进行胃镜检查,普遍为人工将胃镜管送入患者体内,胃镜送入量不够细腻,容易给患者造成伤害,因此亟需一种西医内科用胃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西医内科用胃镜,减小患者长时间保持检查姿势而产生的疲劳和痛苦,并且胃镜送入量细腻,避免给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降低医护人员的失误率。
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西医内科用胃镜,包括抬颚机架、位置转移部件、方位微调部件、胃镜插入部件;
所述的抬颚机架,包括限制曲管;所述的位置转移部件,包括微调安装架;所述的方位微调部件,包括上微调转盘、下微调转盘;所述的胃镜插入部件,包括胃镜插管滑架。
所述的限制曲管与机架固定连接,微调安装架套在限制曲管上,微调安装架与位置转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微调转盘旋转安装在微调安装架上,上微调转盘与转盘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微调转盘旋转安装在微调安装架上,下微调转盘与转盘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胃镜插管滑架与靠近柱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抬颚机架,还包括机架、位置啮合齿圈、抬颚滑块、抬颚啮合齿条、手柄齿轮、抬颚位置手柄;所述的位置啮合齿圈与机架固定连接,抬颚滑块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抬颚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抬颚啮合齿条,抬颚位置手柄旋转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抬颚位置手柄上设置有手柄齿轮,所述的手柄齿轮与抬颚啮合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位置转移部件,还包括位置转架、位置转移电机、限制销柱、转移电机齿轮;所述的位置转架的一端旋转安装在机架的底部,位置转架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位置转移电机,位置转移电机上固定连接有转移电机齿轮,所述的转移电机齿轮与位置啮合齿圈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调安装架上还设置有限制销柱,限制销柱与微调安装架以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位微调部件,还包括靠近控制手柄、控制接触滑块、靠近控制丝杆、靠近柱、靠近柱压簧、转盘连接块;所述的控制接触滑块滑动安装在下微调转盘上,靠近控制丝杆旋转安装在下微调转盘上,下微调转盘的一端设置有靠近控制手柄,控制接触滑块与靠近控制丝杆以螺旋副连接,所述的控制接触滑块与靠近柱的一端接触,所述的靠近柱与转盘连接块滑动连接,靠近柱压簧套在靠近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微调转盘上设置有成圆形阵列的孔,上微调转盘上的孔与限制销柱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亓恒梁,未经亓恒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9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多径时延下的SC-FDE系统同步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互联网数字化运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