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长毛兔粗毛率和被毛直径变异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0609.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樊新忠;杨爱国;乔西波;宋靓;吕肖雪;胡家卿;杨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新合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毛兔 粗毛率 直径 变异 相关 分子 标记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家兔分子标记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组与长毛兔粗毛率和被毛直径变异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包括FZD3基因的突变体、KRT26基因的突变体的至少一种,所述FZD3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KRT26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FZD3基因的突变体由FZD3基因位点第41019916处碱基T突变为C所形成,所述KRT26基因的突变体由KRT26基因位点第41842284处碱基G突变为A所形成和/或所述KRT26基因位点第41842481处碱基G突变为C所形成。该组分子标记分别控制长毛兔的粗毛率总体遗传变异的5.18%和2.43%,控制绒毛纤维直径总体遗传变异的17.39%,遗传效应极显著,为长毛兔粗毛率和毛纤维直径同质性的选育提供了重要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兔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组与长毛兔粗毛率和被毛直径变异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背景技术
长毛兔被毛主要由粗毛和绒毛构成,其中绒毛是其主体部分,有着良好的理化特性和可纺性,兔绒毛织物质地轻盈、手感光滑柔软、色泽好、起绒效果以及保暖性好,其在很多方面都与山羊绒类似。兔毛生产受资源约束小,生产成本较山羊绒低,并且兔毛更耐酸碱,在清洗和染色中比羊绒有优势。随着毛纺技术提高和新产品不断开发,特别是精纺兔绒面料的成功研制,国内外市场对同质性好的细毛型兔毛需求量迅速增加。
但目前生产上缺乏优质绒毛型长毛兔群体,多年来长毛兔育种和生产过度追求产毛量,忽视对纤维品质的改良,导致兔毛纤维整体过粗,而且纤维直径的同质性很差,粗毛率高,严重影响纺织品质和织物价值。
兔毛的纺织价值主要取决于纤维细度、长度和同质性,迄今人们对长毛兔纤维品质育种的研究很少,常规育种方法难以兼顾兔毛产量和诸多品质指标,受养毛周期、测定水平、群体规模、遗传评估技术等影响,其选育效率和选择准确性相对较低。因此开发应用有效的分子标记,建立长毛兔纤维品质的精准育种技术,对于培育优质细毛型长毛兔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体内参与毛囊发育调控的基因众多,其中FZD3基因编码卷曲蛋白(frizzled,FZD),该蛋白是Wnt途径的重要受体,与Wnt配体结合进而启动Wnt信号通路(卢友光,2009)。FZD3基因在表皮以及毛囊外部细胞层均有表达。WNT通过FZD受体家族成员在细胞膜上的作用控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在各个类型的毛囊的形态形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KRT26(keratin 26)基因能够编码一种含46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作为特殊的一类Ⅰ型角蛋白特异地表达于毛囊的内根鞘中,主要调控整个毛囊的生长发育。
FZD3基因和KRT26基因与毛囊性能有着密切联系,其基因结构和功能变异可影响到动物的毛发纤维特性,目前FZD3基因和KRT26基因对长毛兔的被毛性状影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组与长毛兔粗毛率和被毛直径变异相关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对长毛兔的粗毛率影响显著(P0.05),对绒毛纤维直径变异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可对长毛兔的粗毛率和毛纤维直径的同质性选育提供辅助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组与长毛兔粗毛率和被毛直径变异相关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包括FZD3基因的突变体、KRT26基因的突变体的至少一种,所述FZD3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KRT26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FZD3基因的突变体由FZD3基因位点第41019916处的碱基T突变为C所形成,所述KRT26基因的突变体由KRT26基因位点第41842284处的碱基G突变为A所形成和/或所述KRT26基因位点第41842481处的碱基G突变为C所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新合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新合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