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0832.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斌 |
主分类号: | H01H45/02 | 分类号: | H01H45/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控制 继电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拆装结构与闭锁结构以及与防护结构的有机结合;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拆装时实现显示屏的自动清洁;不能够实现辅助弹性闭锁以备不急只需的问题。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继电器主体,且固定座上还安装有辅助结构。因座体为凹形结构,且座体与紧固螺栓头端相匹配;当继电器主体卡接在卡座内时座体与紧固螺栓头端呈卡接状态,且座体组成了紧固螺栓头端的防护结构,从而可实现紧固螺栓头部的磕碰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如申请号:CN201010107535.0,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在面板上朝向壳体一面向后笔直延伸形成数条固定边,在每个固定边上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卡槽,在底座上朝向壳体一面上对应面板的固定边上的卡槽开设有数个定位槽;电源板、电源连接板、整定板、前电板这4块电路板相互焊接构成形状为“口”型的上述电路板组。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使这一系列的12款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在生产组装过程中,只需根据不同的功能,更换电路板组中的前电板和整定板即可,实现了系列继电器的通用化生产及组装,而且电路板组与面板之间卡接连接,大大节省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电子继电器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现有装置在拆装时不够便捷,且其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拆装结构与闭锁结构以及与防护结构的有机结合;再者是,现有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屏上容易积累灰尘,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拆装时实现显示屏的自动清洁;最后是,现有装置上的旋钮在反复调整后容易导致开关旋钮档位损坏,而不能够实现辅助弹性闭锁以备不急只需。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在拆装时不够便捷,且其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拆装结构与闭锁结构以及与防护结构的有机结合;再者是,现有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屏上容易积累灰尘,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拆装时实现显示屏的自动清洁;最后是,现有装置上的旋钮在反复调整后容易导致开关旋钮档位损坏,而不能够实现辅助弹性闭锁以备不急只需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电子式控制继电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继电器主体,且固定座上还安装有辅助结构;所述继电器主体包括限位块,所述继电器主体左端面熔接有两个限位块,且继电器主体右端面也熔接有两个限位块;四个限位块均为L形结构,且当继电器主体卡接在卡座内时限位块与紧固螺栓头端接触;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座体分别熔接在四个限位块上;所述座体为凹形结构,且座体与紧固螺栓头端相匹配;当继电器主体卡接在卡座内时座体与紧固螺栓头端呈卡接状态,且座体组成了紧固螺栓头端的防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槽和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槽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固定槽均开设在固定座上,并且固定座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配电箱内,且紧固螺栓共设有四个,并且四个紧固螺栓分别位于四个固定槽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卡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熔接有一个卡座,且卡座为凹形结构;所述卡座内滑动卡接有继电器主体,且卡座组成了继电器主体的插接式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凹槽,所述固定座顶端面开设有一个凹槽,且凹槽为四分之一圆柱形槽状结构;当固定座固定在配电箱内时凹槽与箱体内壁接触,且凹槽组成了配电箱内壁滑落水珠的引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斌,未经张伟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