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千兆以太网接收器系统的模拟前端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1008.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文;宋阳;高昌垒;赵鹏;李林旭;邹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H03F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红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千兆 以太网 接收器 系统 模拟 前端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千兆以太网接收器系统的模拟前端电路,包括:接收级电路,用于接收双绞线输入的接收信号;DAC采样电路,用于对本地发送信号进行采样;回波消除电路,与DAC采样电路和接收级电路电连接,用于消除接收信号中包含的本地发送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接收级电路和回波消除电路之间;ECC自适应电路,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发送增益控制字至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本申请解决了在不同工艺角和温度下回波消除能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拟前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千兆以太网接收器系统的模拟前端电路。
背景技术
AFE电路,又叫做模拟前端电路,主要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信号交给ADC进行采样。模拟前端电路一般包括基线漂移补偿电路、回波消除电路以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传统的模拟前端电路中,回波消除电路只是对接收的信号中的回波进行消除,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回波消除效果,由于电阻会因工艺角和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偏差,因此DAC采样信号也会有所偏差,由此会导致回波消除效果变差,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主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直流补偿,并不会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增益控制以使其与发生偏差的DAC采样信号匹配,不会提高回波消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千兆以太网接收器系统的模拟前端电路,解决了在不同工艺角和温度下回波消除能力下降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千兆以太网接收器系统的模拟前端电路,包括:接收级电路,用于接收双绞线输入的接收信号;DAC采样电路,用于对本地发送信号进行采样,得到与本地发送信号相位相差180°的采样信号;回波消除电路,与所述DAC采样电路和所述接收级电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本地发送信号进行消除;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所述接收级电路和所述回波消除电路之间;ECC自适应电路,与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发送控制字至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接收信号的增益变化。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前端电路,由于在千兆以太网中使用的是全双工的工作模式,本地发送信号与对方发送过来的需要接收的信号会经过同一根双绞线,这样会使接收的信号中既包括本地发送出去的信号,也包括外部传输过来需要接收的信号,因此设置回波消除电路可以将接收信号中的本地发送信号消除掉,使得接收信号中只剩下纯净的需要接收的信号,回波消除的原理是将本地发送信号的相位反转180°,然后再与接收信号相加,这样就可以将接收信号中相位正常的本地发送信号抵消掉了,但是由于采样本地发送信号的电路中使用的电阻是工艺电阻,工艺电阻在制造时可能会出现阻值的偏差,这就会导致回波消除的能力下降,所以本申请又设置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ECC自适应电路互相配合来消除工艺电阻带来的偏差,这样对于存在不同偏差的工艺电阻来说本申请都可以很好的适应,并不会影响回波消除的能力,使得回波消除的效果更好。
本申请解决了在不同工艺角和温度下回波消除能力下降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后级电路的处理难度,增强了以太网的信号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DAC采样电路包括若干个DAC发送单元、若干个采样电阻R和DAC采样单元,所述若干个采样电阻R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若干个DAC发送单元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个采样电阻R的另一端与所述DAC采样单元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DAC发送单元包括一个场效应管和一个发射电阻Rsi,所述发射电阻Rsi为工艺电阻;
所述发射电阻Rsi的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采样电阻R连接于所述发射电阻Rsi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DAC采样单元(302)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脚连接采样电阻R,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脚和输出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