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及软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1298.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柳燕;矫林涛;孙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G1/14;G06K9/6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孙俊业 |
地址: | 26607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馆 书籍 智能 管理软件 产品 软件 方法 | ||
1.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书架单元编码模块:将馆内书架按照位置顺序及书籍类别进行编码,当达到预定编码量时,停止编码;
新进书籍识别分类模块:根据新进书籍的种类进行分类;
新进书籍数量清点模块:将分类后的各类书籍进行数量清点;
新进书籍编码模块:根据每类书籍的数量分别进行顺序编码;
新进书籍存储书架指定模块:根据新进书籍的类别及各类书籍的编码,指定存储书架;
存储书架位置显示模块:在线显示存储书架的位置;
借阅信息输入模块:在线输入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书籍信息;
借阅书籍存储书架查询模块:根据输入的借阅书籍信息在线查询该借阅书籍的存储书架,并将查询信息发送至存储书架位置显示模块;
借阅书籍出馆核定模块:根据输入的借阅人身份信息、借阅书籍信息及该书籍的编码与出馆书籍进行核对,并储存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时间;
还书信息输入模块:在线输入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书籍编码;
还书书籍存储书架查询模块:根据输入的还书书籍信息在线查询该书籍的存储书架,并将查询信息发送至存储书架位置显示模块;
还书书籍入馆核定模块:根据输入的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书籍信息与入馆书籍进行核对,并按编码核对还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其特征是,所述书架单元编码模块还包括用于将剩余书架按照位置顺序,进行已编码书架的从属编码的书架子单元编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其特征是,所述新进书籍存储书架指定模块还包括用于统计各书架剩余存书量的书架余量统计模块,用于将清点后的各类书籍数量与相应编码的书架剩余存书量进行比较的比较模块,以及用于当比较模块比较各类新进书籍数量大于相应编码的书架剩余存书量时,指定储存至相应从属编码书架的书架子单元指定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其特征是,所述新进书籍编码模块还包括用于记录当前已编码的各类书籍编码的书籍编码记录模块,以及当分类后的各类书籍进行数量清点后,用于检索相应种类书籍当前编码的编码检索模块,以及用于将新进各类书籍按已检索相应种类书籍当前编码进行顺序编码的书籍编码续编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其特征是,所述还书书籍入馆核定模块还包括用于当还书书籍未按编码放入查询的该书籍的存储书架的存储位置时,进行警示的存书位置异常警示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的软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馆内书架按照位置顺序及书籍类别进行编码,当达到预定编码量时,停止编码;
(2)、根据新进书籍的种类进行分类;
(3)、将分类后的各类书籍进行数量清点;
(4)、根据每类书籍的数量分别进行顺序编码;
(5)、根据新进书籍的类别及各类书籍的编码,指定存储书架;
(6)、在线显示存储书架的位置;
(7)、在线输入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书籍信息;
(8)、根据输入的借阅书籍信息在线查询该借阅书籍的存储书架并显示该书架的位置;
(9)、根据输入的借阅人身份信息、借阅书籍信息及该书籍的编码与出馆书籍进行核对,并储存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时间;
(10)、在线输入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书籍编码;
(11)、根据输入的还书书籍信息在线查询该书籍的存储书架并显示该书架的位置;
(12)、根据输入的借阅人身份信息及借阅书籍信息与入馆书籍进行核对,并按编码核对还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书馆书籍借还、收排智能管理软件产品的软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将剩余书架按照位置顺序,进行已编码书架的从属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未经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2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