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1335.3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3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许人东;陈金龙;王雄;陈龙虎;陈家彬;王晓义;石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0 | 分类号: | H02G9/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自适应 缓冲 限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包括n节依次连接的弯曲限制器单元,所述弯曲限制器单元分別包括两片对称的弯曲限制器单体,两片弯曲限制器单体相结合组成弯曲限制器单元,所述弯曲限制器单体包括弯曲限制器主体和软垫圈,所述弯曲限制器主体包括公头段、颈部段以及母头段,所述公头段和母头段位于颈部段的两端,所述软垫圈嵌入在对应的母头段中,所述软垫圈内设置有与公头段对应的第一嵌入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示的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在弯曲限制器单元达到设计的锁合半径前,通过软垫圈的自适应弹性形变,进行小幅弯曲作用的缓冲,加强了对海缆的保护,可有效提升海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
背景技术
海缆是一类细长、具有较大柔性的结构,分为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还有部分海缆兼具通信和电力传输功能。水下环境复杂,需要海缆具有一定的柔性,当海缆受到的弯曲变形力超过了海缆自身允许弯曲变形的半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失效,通常需要进行保护,弯曲限制器就是一种常用的海缆保护装置,在各类海缆工程中大范围应用。
传统的海缆弯曲限制器是一种互相嵌套在海缆外的筒形构件,当海缆受到的弯曲作用达到一定曲率,弯曲限制器发生锁合并提供额外的弯曲刚度达到保护海缆的目的,这意味着传统弯曲限制器只能弯曲作用达到一定幅度之后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在海洋动态环境中,长期、交变的小幅弯曲作用也会对海缆造成损伤,降低海缆使用的寿命,而传统弯曲限制器,不具备对小幅弯曲作用的缓冲或抵抗能力,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加强对海缆的保护,提升海缆对小幅弯曲作用的缓冲或抵抗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包括n节依次连接的弯曲限制器单元,所述弯曲限制器单元分別包括两片对称的弯曲限制器单体, 两片弯曲限制器单体相结合组成弯曲限制器单元, 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紧固,所述弯曲限制器单体包括弯曲限制器主体和软垫圈,所述弯曲限制器主体包括公头段、颈部段以及母头段,所述公头段和母头段位于颈部段的两端,所述软垫圈嵌入在对应的母头段中,所述软垫圈内设置有与公头段对应的第一嵌入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母头段内设置有与软垫圈对应的第二嵌入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n-1节弯曲限制器单元的公头段设置在第n节弯曲限制器单元的软垫圈内,通过软垫圈的弹性形变进行海缆的弯曲缓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公头段、颈部段以及母头段为一体化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公头段及颈部段中设置有海缆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软垫圈上设置有数个吸能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孔位于软垫圈朝向颈部段的侧面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软垫圈上设置有延伸至母头段中的榫头,所述母头段上设置有与榫头对应的榫槽而形成榫卯连接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嵌入槽内沿设置有圆角。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软垫圈为弹性胶垫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弯曲自适应缓冲的海缆弯曲限制器,特别设计了软垫圈,在弯曲限制器单元达到设计的锁合半径前,通过软垫圈的自适应弹性形变,进行小幅弯曲作用的缓冲,加强了对海缆的保护,在多种弯曲幅度下提升了海缆抗弯能力,改善海缆因频繁受到小幅弯曲作用而产生一定疲劳损伤的问题,可有效提升海缆的使用寿命,并通过软垫圈包裹在公头端部外应力集中处进行补强,可改善传统弯曲限制器因接触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岔钢轨输送支撑装置
- 下一篇:带菱形加粗体漂尾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