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2166.5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位;邹炜民;向小伟;郭凯旋;申宇;王凯;侯凯;宋坤;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本发明植骨量大,不需要钉板固定即可实现初始稳定性,椎体中心的沉降几率大于边缘,中心采用骨填充,周围由融合器支撑,保障了高度,提供了力学支撑,降低了下沉几率。本申请采用先植入融合器,调整融合器大小形状位置匹配病变切除部位,再往U型部位进行填充骨的方式,对不同切除大小的及其形状具有调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这一类疾病最常用的术式之一,其操作如下:首先切除椎间盘以解除脊髓神经压迫,即“减压”;再通过向椎间隙植入椎间融合材料以重建椎间稳定性,即“重建”。“重建”的临床效果主要取决于椎间融合材料。常见的椎间融合材料有①自体骨,②同种异体骨,③椎间融合器。采用自体骨不可避免自体取骨区并发症(发病概率高达25%),采用同种异体骨避免了取骨区相关并发症,但存在免疫排斥及传播疾病等风险。
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进步,椎间融合器广泛应用于脊柱病变的临床治疗。椎间融合器是把相邻椎体融合在一起,方法是在椎体间隙植入骨或者人工骨,经过一段时间,两个椎体就长为一体。椎间隙如果只是植入颗粒状骨或者人工骨,没有力学支撑力,无法维持椎间隙高度,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将融合器植入椎间的可以作为支撑体,也具有维持椎间隙高度的功能。目前的椎间融合器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植骨面积较小,影响植骨量及融合率;二、容易发生沉降,陷入椎体,造成椎间高度及脊柱前凸角度丢失,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骨量大、沉降率低且能适应不同椎间形状的融合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植骨量大、沉降率低且能适应不同椎间形状的融合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一端设有一第一角度调节部件,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部件通过第一角度结合部位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部件远离所述第一角度结合部位的一端还连有一第一长度调节部件,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和所述第一角度调节部件通过长度调节滑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远离所述第一角度调节部件的一端的上下侧各设有一椎体固定翼;
所述基体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角度调节部件,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部件通过第二角度结合部位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节部件远离所述第二角度结合部位的一端还连有一第二长度调节部件,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件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部件通过长度调节滑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件远离所述第二角度调节部件的一端的上下侧各设有一椎体固定翼;
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件之间设有一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基体之间设有螺杆系统;所述前挡板中心设有一固定螺栓槽,所述固定螺栓槽内部设有一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度结合部位与所述第二角度结合部位的内部设有角度旋转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内部设有长度调节滑动槽,所述长度调节滑动槽内设有长度调节限位器,所述长度调节限位器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的上下侧的椎体固定翼之间设有挡板卡槽,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件的上下侧的椎体固定翼之间也设有挡板卡槽;所述前挡板通过所述挡板卡槽固定在所述第一长度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卡槽内还设有挡板卡销。
进一步的,所述椎体固定翼上设有固定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系统包括基体长度调节杆和深度调节螺杆;基体长度调节杆内部中空且设有内螺纹,所述深度调节螺杆外表面设有螺杆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杆螺纹相嵌合;所述基体长度调节杆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另一端套接于所述深度调节螺杆表面;所述深度调节螺杆表面一端与所述基体长度调节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螺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2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扩张式椎间融合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检测的裂缝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