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2907.X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衍学;刘雄涛;雍思龙;万顺;孙玲;邓文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7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431600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冻 芽孢 杆菌 高效 发酵 工艺 | ||
1.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离到产胶冻芽孢杆菌,筛选菌株;
S2,制作斜面及平板测定培养基:按重量,将2g~8g的蔗糖、0.5g~4g的磷酸氢二钠、0.1g~0.7g的硫酸镁、0.002g~0.007g的三氯化铁、0.05g~0.15g的碳酸钙、0.04g~0.08g的黄腐殖酸钾、14g-22g的琼脂肪和1000ml蒸馏水制作成斜面及平板测定培养基,调整pH为7.3-7.7;
S3,制作三角瓶发酵培养基:按重量,将1g~3g糖蜜、0.24g~0.7g豆粕粉、0.05g~0.15g硫酸镁、0.03g~0.08g磷酸氢二钾弹、0.05g~0.15g碳酸钙和80g~100g水制作成三角瓶发酵培养基,调整pH为7.3-7.7;
S4,将胶冻芽孢杆菌按5%的体积比接种到步骤S2制得的斜面及平板测定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活化温度为28~33℃,活化时长24h,直至得到胶冻芽孢杆菌发酵液;
S5,将步骤S4中活化完成的菌种接种到步骤S3中制得的三角瓶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
S6,在步骤S5发酵结束时,向胶冻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添加1%~2%体积的壳聚糖,并静止5~8小时后,去除上部清液,即得到高密度胶冻芽孢杆菌菌液;
S7,将步骤S6中发酵培养完成的胶冻芽孢杆菌进行活菌数测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土壤菌悬液获得:将铝土矿样加入到无菌水中,振荡后静置,取上清液加入到液体无氮培养基中;
S02,富集培养:将步骤S01中由液体无氮培养基培养所得菌种于液体无氮培养基中进行转接培养,共转接4次,转接量按体积百分比计,每次培养液的10%接种于铝土矿含量逐渐增加的液体培养基中;
S03,分筛培养:将步骤S02中的最后一次转接培养的培养液稀释103-105倍后,涂布于固体无氮培养基中,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待平板表面不再有水滴时,倒置平板,培养3-5天,随时观察细菌菌落生长情况;根据菌落长出的时间以及菌落的形态,从培养基平板上挑出黏液状凸起的透明菌落,进行再培养,直到获得纯培养;
S04,复筛:将步骤S03中得到的纯菌种接种于液体含氮培养基中,能够分解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组成的岩石矿物的细菌即为胶冻芽孢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冻芽孢杆菌的鉴定方法为:用硅钼蓝法测定溶液中硅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三角瓶发酵培养液的装液量采用60mk/500ml三角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发酵培养条件为32~34℃恒温箱中培养60~7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培养采用恒温摇瓶培养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冻芽孢杆菌的高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活菌数测定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29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角度锁定的减震装置
- 下一篇:高细胞浓度海洋红酵母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