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混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3073.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宗;李泽远;何安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链混币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混币用户中的多个响应用户,所述混币用户包括响应用户和广告用户;
创建属于每个所述响应用户的新比特币地址;
将所述响应用户的新比特币地址逐个插入至预先建立好的向量中,并在每插入一个所述新比特币地址时,随机打乱所述向量中所有元素的排列顺序,直至最后一个所述响应用户插入完成之后,得到所述响应用户的新比特币地址集合;
获取所有所述响应用户的原始比特币地址集合,根据所述原始比特币地址集合与所述新比特币地址集合的映射关系,由所述响应用户发起比特币交易,在生成交易签名后,提交所述交易签名至所述广告用户,并在所有所述响应用户确认无误后,由所述广告用户提交所述交易签名至矿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混币用户中的多个响应用户之前,还包括:
获取发起混币请求的用户,得到多个所述混币用户;
从所述混币用户中随机选取用户作为响应用户或广告用户;
实现所述响应用户和所述广告用户之间的匹配,并在匹配成功之后,向全网公开匹配成功的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所述响应用户和所述广告用户之间的匹配,并在匹配成功之后,向全网公开匹配成功的消息,包括:
由所述广告用户向矿工支付一半费用后,向全网广播混币信息;
由所述响应用户从所有发布混币信息的广告用户中选取目标广告用户,并发起匹配请求;
所述目标广告用户查询发起匹配的所有响应用户,并选择一个目标响应用户进行匹配;
所述目标响应用户向所述矿工支付费用后,向全网公开匹配信息;
所述目标广告用户向所述矿工支付另一半费用后,向全网公开匹配成功的信息;
重复执行所述广告用户与响应用户匹配的步骤直至所述广告用户与发起匹配的所有响应用户匹配完成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响应用户想所述矿工支付费用后,向全网公开匹配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响应用户是否出现过违规行为;
若是,则停止匹配所述目标广告用户与所述目标响应用户,且所述目标广告用户重新选取新的响应用户进行匹配;
所述目标广告用户向所述矿工支付另一半费用后,向全网公开匹配成功的信息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广告用户是否出现过违规行为;
若是,则停止匹配所述目标广告用户与所述目标响应用户,且所述目标响应用户重新选取新的广告用户进行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混币用户中的多个响应用户之后,还包括:
所述响应用户互相查看其他响应用户的所述原始比特币地址的金额;
取消所述响应用户中所述金额小于预设阈值的响应用户的混币资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响应用户的新比特币地址逐个插入至预先建立好的向量中,并在每插入一个所述新比特币地址时,随机打乱所述向量中所有元素的排列顺序,直至最后一个所述响应用户插入完成之后,得到所述响应用户的新比特币地址集合,包括:
随机对所述响应用户进行编号,并预先创建初始值为零的n维向量C;
按照所述响应用户的编号,依次对所述响应用户自身的新比特币地址进行加密,并将加密信息随机插入至所述向量C中,再对所述向量C进行签名后,将签名信息发送给下一个响应用户,依此循环直至最后一个响应用户;
所述最后一个响应用户利用自身私钥解密所述向量C,得到所有响应用户的新比特币地址集合,并向所述所有响应用户广播所述新比特币地址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块链混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有响应用户广播所述新比特币地址集合之后,还包括:
当存在当前响应用户自身的新比特币地址不处于所述新比特币地址集合时,控制所述当前响应用户退出混币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0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