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膜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3567.2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鑫亿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14;B29L7/00;B29L9/00;B29K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林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PVC膜生产,更具体的说是PVC膜及其生产工艺,PVC膜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注塑机构Ⅰ对成型机构Ⅰ进行注塑形成膜中间层;步骤二:注塑机构Ⅱ对成型机构Ⅱ进行注塑形成膜外侧层,上述一种PVC膜生产工艺还涉及一种PVC膜生产装置,PVC膜生产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成型机构Ⅰ、横移电机、移动支架、成型机构Ⅱ、注塑机构Ⅰ、注塑机构Ⅱ和延迟机构,可以通过注塑机构Ⅰ对成型机构Ⅰ进行注塑形成膜中间层;膜中间层经过预热锟经过在成型机构Ⅱ,注塑机构Ⅱ在膜中间层的基础上对成型机构Ⅱ进行注塑形成膜外侧层,收纳机构对膜进行收纳;膜中间层和膜外侧层的注塑原料可以是PVC,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成其它可以进行注塑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膜生产,更具体的说是PVC膜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CN108724872A一种环保抗老化PVC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VC膜本体,所述PVC膜本体包括基层、隔热层、强化层、粘接层、保温层、抗氧化层和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设置在抗氧化层的顶部,所述抗氧化层设置在保温层的顶部,所述保温层通过粘接层与强化层连接,所述强化层设置在隔热层的顶部,所述隔热层的设置在基层的顶部;该发明的缺点是不能制备复合型的PVC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PVC膜及其生产工艺,可以制备复合型的PVC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PVC膜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注塑机构Ⅰ对成型机构Ⅰ进行注塑形成膜中间层;
步骤二:注塑机构Ⅱ对成型机构Ⅱ进行注塑形成膜外侧层。
上述一种PVC膜生产工艺还涉及一种PVC膜生产装置,PVC膜生产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成型机构Ⅰ、横移电机、移动支架、成型机构Ⅱ、注塑机构Ⅰ、注塑机构Ⅱ和延迟机构,装置支架上连接有成型机构Ⅰ,装置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横移电机,移动支架通过螺纹连接在横移电机的输出轴上,移动支架滑动连接在装置支架上,移动支架上连接有成型机构Ⅱ,注塑机构Ⅰ固定连接在装置支架上,注塑机构Ⅰ位于成型机构Ⅰ的上侧,注塑机构Ⅱ固定连接在装置支架上,注塑机构Ⅱ位于成型机构Ⅱ的上侧,注塑机构Ⅰ和注塑机构Ⅱ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延迟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PVC膜生产工艺,所述PVC膜生产装置还包括预热锟,装置支架包括装置侧板、安装支架和限位柱,装置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装置侧板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预热锟转动连接在两个装置侧板之间,横移电机固定连接在一侧的装置侧板上,限位柱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装置侧板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PVC膜生产工艺,所述成型机构Ⅰ包括冷却锟Ⅰ、连接转筒Ⅰ和成型电机Ⅰ,冷却锟Ⅰ设置有两个,两个冷却锟Ⅰ之间啮合传动,两个冷却锟Ⅰ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转筒Ⅰ,两个冷却锟Ⅰ均转动连接在两个装置侧板之间,成型电机Ⅰ固定连接在两个装置侧板之间,成型电机Ⅰ和其中一个冷却锟Ⅰ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PVC膜生产工艺,所述移动支架包括移动侧板、移动顶板、移动底板、伸缩机构Ⅰ和摩擦片,移动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侧板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顶板,两个移动侧板的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底板,移动顶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机构Ⅰ,两个伸缩机构Ⅰ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片,一侧的移动顶板通过螺纹连接在横移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侧的移动顶板滑动连接在限位柱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PVC膜生产工艺,所述成型机构Ⅱ包括冷却锟Ⅰ、连接转筒Ⅱ、成型电机Ⅱ和限位滑块Ⅰ,冷却锟Ⅰ设置有两个,两个冷却锟Ⅰ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转筒Ⅱ,两个冷却锟Ⅰ之间啮合传动,两个冷却锟Ⅰ均转动连接在两个移动侧板之间,成型电机Ⅱ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上,成型电机Ⅱ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冷却锟Ⅰ传动连接,两个冷却锟Ⅰ上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滑块Ⅰ,四个限位滑块Ⅰ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装置侧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鑫亿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长鑫亿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纹波防夹车窗的位置补偿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类零件研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