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布湿粉条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5422.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昌豪;秦洪果;蒋运芳;蒋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薯霸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A23L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423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布湿 粉条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布湿粉条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湿粉条,在烹饪过程中比较容易断成短截,口感也不够劲道的技术问题。其制备的原料为红薯淀粉、水和脱氢乙酸钠;所述红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00:70‑90;所述脱氢乙酸钠的加入量为红薯淀粉和水总重量的0.09%‑0.098%。本发明提供的涂布湿粉条及其加工工艺,其主要原料为红薯淀粉和木薯淀粉,让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精细碳水的过多食用,营养更加全面、丰富,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并且制备出的湿粉条由于合适的原料配比以及控制了蒸煮时间和温度、常温老化的时间、预冷的时间和温度,可以让粉条的口感更加劲道,并且在煮制的过程中不容易断成短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粉条,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湿粉条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粉条(丝)是我国传统食品,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烹饪食品,它的主要原料为马铃薯粉,红薯粉或米粉,其在大众饮食食谱中占据重要位置,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现有技术中的粉条一般为干粉条,食用前先用水开充分泡制,需较好地掌握泡制时间,若时间短了,粉条较硬,浸泡的时间长了,在烹饪过程中很容易断成短截;干粉条在运输过程中如被重压,极易折断或粉碎。
目前也有真空包装的湿粉条技术,但其在烹饪过程中比较容易断成短截,口感也不够劲道,不能满足人们对湿粉条口感的需求并且,现有技术中制备湿粉条的原料大部分为米粉,其他杂粮类淀粉含量较少,营养不够丰富。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中的湿粉条,在烹饪过程中比较容易断成短截,口感也不够劲道;
2、现有技术中制备湿粉条的原料大部分为米粉,其他杂粮类淀粉含量较少,营养不够丰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湿粉条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粉条,在烹饪过程中比较容易断成短截,口感也不够劲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涂布湿粉条,其制备的原料为红薯淀粉、水和脱氢乙酸钠;所述红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00:70-90;所述脱氢乙酸钠的加入量为红薯淀粉和水总重量的0.09%-0.098%。
进一步的,所述红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00:75-85;所述脱氢乙酸钠的加入量为红薯淀粉和水总重量的0.092%-0.096%。
进一步的,所述红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00:80;所述脱氢乙酸钠的加入量为红薯淀粉和水总重量的0.095%。
本发明提供的涂布湿粉条的加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1)配料
按配比称量原料;
(2)制芡
采用红薯淀粉和沸水制作芡汤;红薯淀粉的用量为红薯淀粉总重量的10%,水的用量为按红薯淀粉与水的重量比1:6.5-7.5加入;
也采用各段回收利用的半成品和水制芡;
(3)和面
将步骤(2)制备的芡汤倒入搅拌缸中,同时加入脱氢乙酸钠、余下的水以及余下的红薯淀粉,搅拌10-15min,得到制好的面浆;
(4)过滤
将步骤(3)制好的面浆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好的面浆贮存在贮槽内,贮槽内放置磁力棒吸附金属异物;
(5)涂布、蒸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薯霸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薯霸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