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5748.9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贡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恒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9K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徽)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眩光 玻璃 蚀刻 药液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所述蚀刻药液的原料重量配比是:氟化钾10‑2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1‑6份,葡萄糖酸钠3‑20份,柠檬酸钠1‑10份,氢氧化钠20‑50份,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碱性蚀刻液更加环保,相对于酸性蚀刻液,碱性蚀刻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产生废水少,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可替代传统的酸性蚀刻液和蚀刻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是以酸性蚀刻为主,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1102930815,公开日为2014年09月10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防眩玻璃制品蚀刻液及蚀刻工艺,该申请方案公开了一种主要含有按一定比列配置的氟化物、氢氟酸等物质的蚀刻液,该蚀刻液在蚀刻玻璃基板时,溶液中的SiF4不会发生挥发,SiF4与溶液中HF反应生成H2SiF6,产生有害的酸性废气以及酸性废水,处理过程复杂,并且容易泄露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以解决酸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的酸性废气以及酸性废水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所述蚀刻药液的原料重量配比是:氟化钾10-2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1-6份,葡萄糖酸钠3-20份,柠檬酸钠1-10份,氢氧化钠20-50份,余量为水。
优选的,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60℃-70℃,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90-120分钟,期间每隔20-4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处理是指在将清洗后的不需要蚀刻的玻璃单面覆PE保护膜保护。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是指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浸泡在温度50℃,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5分钟。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碱性蚀刻液更加环保,相对于酸性蚀刻液,碱性蚀刻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产生废水少,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可替代传统的酸性蚀刻液和蚀刻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用蚀刻药液的配方,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氟化钾1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2份,葡萄糖酸钠7份,柠檬酸钠6份,氢氧化钠36份,水34份。
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碱性蚀刻液,蚀刻原理是2NaOH+SiO2====Na2SiO3+H2O
用蚀刻药液制备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65℃,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100分钟,期间每隔3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恒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恒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余热利用的再沸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包装设备的开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