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序同步电子天线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5989.3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正;许世明;钟宏世;匡伟伟;于谨超;马广晖;许靖;王琳;程海涛;乔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孟令彩 |
地址: | 266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序 同步 电子 天线 探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子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时序同步电子天线探测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内侧安装有信息编码器和信息解码器,基座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由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电子天线组成,天线组件的中间设有MCU微处理单元。本发明设计结构小巧、便于携带,安装位置灵活可调,且覆盖的探测面积大、方向广,不需考虑探测方向,解决了射频识别系统容量小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射频识别的可靠性,能够高精准地识别电子标签数据,增强了了信息读取的便携性,另外具有抗强干扰、高灵敏度的特性,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在多电磁干扰下的环境也能够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时序同步电子天线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线探测装置存在收发天线增益低的问题,因传统天线探测器都是呈单方向扇 形探测的,其灵敏度调节难以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探测失灵,同时在安装过程中 也存在射频天线增益、方向性控制不灵活的局限,从而导致系统容量受限,另外在变电站 内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极易影响探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序同步电子天线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时序同步电子天线探 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侧安装有信息编码器和信息解码器,所述基座的正上方通 过支撑杆连接有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由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电子天线组成,所述天线 组件的中间设有MCU微处理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内部中空,所述支撑杆内部中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CU微处理单元通过导线穿过支撑杆后与所述信 息编码器连接,所述信息编码器通过导线与所述信息解码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天线的数量为八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电子天线上均设有射频脉冲发射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射频脉冲发射装置通过导线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 述电子天线连接,所述射频脉冲发射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MCU微处理单元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时序同步电子天线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循环发射探测信号;
S2、信号回应,信息编码;
S3、信息解码并输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循环发射探测信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时序同步控制电子天线A1-A8,MCU微处理单元在每50ms循环发送脉冲信 号给A1-A8电子天线;
S1.2、A1天线在T1时刻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后,A1天线上的射频脉冲发射装置向外发 射A1天线的探测信号;
S1.3、A2-A8天线按上述流程,在相应的T2-T8时刻依次循环发射其对应的探测信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信号回应、信息编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物体上的RFID标签感应到对应天线发射的探测信号后,发射回对应的身份标 签数据;
S2.2、MCU微处理单元内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返回数据后,对A1-A8天线发送对应 的感应信号;
S2.3、同时,与MCU微处理单元连接的信息编码单元,依次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编码;
S2.4、信息编码单元在对信息彪马完成后,开启相应通道将其传出给信息解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