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6658.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江五一;徐康海;张礼军;张浩;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气 生产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风机(1)、第一换热管(3)、第二换热管(4)、第三换热管(6)、炉排(8)和第四换热管(12),所述空气压缩风机(1)连通有第一送风管(2),所述第一送风管(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3)、第一连通管(10)和第二连通管(1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3)的内侧安装有燃气输出管(23),所述燃气输出管(23)的输入端安插进燃气炉罐体(15)的内部顶侧,所述第二换热管(4)埋设在燃气炉罐体(15)的内壁中,所述第二换热管(4)的外侧上部与至少四个第一连通管(10)相连通,所述燃气炉罐体(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炉排(8)且与炉排(8)连通,所述炉排(8)的内部埋设有第三换热管(6),所述第三换热管(6)的上侧分别与若干第三连通管(14)连通,所述第三换热管(6)的下侧连通有一对第四连通管(16),所述第三连通管(14)连通在环形送风管(5)的内侧,所述环形送风管(5)的外侧与至少四个第二连通管(11)相连通,所述炉排(8)的下侧面中心安装有转接管(13),所述炉排(8)的下侧面边缘安装有排渣斗(22),所述转接管(13)的下端连通有第四换热管(12),所述第四换热管(12)安装在排渣斗(22)的内侧中部,所述第四换热管(12)的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送风管(7),所述第二送风管(7)的底端贯穿排渣斗(22)的斗壁并与排渣斗(2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3)、第二送风管(7)和第四连通管(16)均与四通管(17)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四通管(17)的输出端连通有空气输入管,所述空气输入管贯穿燃气炉罐体(15)的罐壁且与燃气炉罐体(15)密封连接,所述空气输入管的管口深入到燃气炉罐体(15)的内部,所述燃气炉罐体(15)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排渣斗(22)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第一送风管(2)与第一换热管(3)的连通处以及第一换热管(3)与四通管(17)的连通处均安装有第一阀门(18),所述第一送风管(2)与第一连通管(10)的连通处、各个第一连通管(10)的输入端口以及第四连通管(16)与四通管(17)的连通处均安装有第二阀门(19),所述第一送风管(2)与第二连通管(11)的连通处以及第二连通管(11)的输入端口均安装有第三阀门(20),所述第二送风管(7)与四通管(17)的连通处安装有第四阀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8)包括外连接圈(24)和承接板(25),所述外连接圈(24)的上侧固定连接在燃气炉罐体(15)的下侧边缘上,所述外连接圈(24)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排渣斗(22)的上侧边缘上,所述承接板(25)上成阵列均匀设置有若干落渣孔(9),所述落渣孔(9)的孔壁上端呈倾斜设置,所述外连接圈(24)和承接板(25)均埋设有第三换热管(6)且每段第三换热管(6)埋设在两个相邻的落渣孔(9)之间,所述第三换热管(6)呈网状,且第三换热管(6)中心区域的每个管道交接处均与转接管(1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排渣斗(22)的排渣口处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第一阀门(18)的输入端、第二阀门(19)的输入端、第三阀门(20)的输入端和第四阀门(21)的输入端均安装有温度计和气压计,所述承接板(25)的上侧面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4)包括竖换热管(26)和横换热管(27),若干所述横换热管(27)等间距埋设在燃气炉罐体(15)的罐壁中部,相邻的横换热管(27)通过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的若干竖换热管(26)相连通,若干所述竖换热管(26)交错设置,位于最上层的横换热管(27)的外侧连通有若干第一连通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管(12)呈半径逐渐缩小的螺旋线状向下延伸,所述燃气炉罐体(15)的上侧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与燃气输出管(23)对称设置在燃气炉罐体(15)的进料口的两侧,所述燃气炉罐体(15)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燃气输出管(23)的输出端安装有气体检测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种生物质燃气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燃气炉罐体(15)的进料口加入生物质燃料,点火并开启第一阀门(18),关闭其他阀门,通过空气压缩风机(1)、第一送风管(2)、第一换热管(3)、四通管(17)和空气输入管向燃气炉罐体(15)中通入空气,从而与生物质燃料进行反应,从而生产生物质燃气;
步骤二: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得到燃气炉罐体(15)的温度,并开启连通着第一送风管(2)和第一连通管(10)的第二阀门(19)以及连通着第四连通管(16)和四通管(17)的第二阀门(19),从而对燃气炉罐体(15)进行散热,同时向燃气炉罐体(15)中通入加热的空气,从而保持燃气炉罐体(15)内的温度;
步骤三: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得到炉排(8)的温度,并开启连通着第一送风管(2)和第二连通管(11)的第三阀门(20)以及连通着第二送风管(7)和四通管(17)的第四阀门(21),从而对炉排(8)进行散热向燃气炉罐体(15)中通入加热的空气;
步骤四:增加空气压缩风机(1)的数量,将所有的第二阀门(19)和第三阀门(20)与空气压缩风机(1)连通,根据温度计和气压计的读数,逐渐增加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的开启数,并增加第四阀门(21)的开启数;
步骤五:通过气体检测传感器得出燃气炉罐体(15)内的反应数据,并调整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和第四阀门(21)的开启程度,调整换热效率,保持燃气炉罐体(15)内的温度,从而优化反应程度,提高燃气中的可燃气体的浓度比;
步骤六: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得出燃气输出管(23)输出的燃气的温度,并调整第一阀门(18)的开启程度,从而调整第一换热管(3)的换热效率,降低燃气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66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